各方說法家長:孩子就近入園存在不公平、不透明
“幼兒園就在小區(qū)內(nèi),卻不能讓孩子順利入園。”家長表示,其實他們也沒奢望孩子去好的公立幼兒園,能夠讓孩子就近入學就好,但往往連就近入學的機會都沒有。家長們普遍反映稱,幼兒園的門難進,再加上家長和幼兒園之間信息不對稱,會讓家長們覺得招生不公平、不透明。
家長林先生稱,為孩子的入園問題,曾多次到幼兒園咨詢報名情況,但幼兒園的保安出于安全的考慮,不讓家長進入幼兒園可以理解,但問門口保安也是一問三不知,要求提供園方的聯(lián)系電話也不給,導致如何報名都成問題。
“沒被錄取,幼兒園也不給通知,讓家長另作選擇。”家長鄭女士告訴東南快報記者,家長和幼兒園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基本上只能單方面接收幼兒園的信息。由于民辦幼兒園屬于自主招生,招生信息不對外公布,讓家長們覺得招生不公平、不透明。
園方:生源過多壓力大 但也怕生源不好
對于家長的種種抱怨,不少幼兒園園長也稱很委屈。倉山某私立幼兒園的園長稱,按照今年政策,公立幼兒園將部分招生名額拿出來搖號,私立幼兒園也會擔心生源受此影響不好的問題。假如一些私立幼兒園不提早招生,而按照正規(guī)程序操作,也擔心招不到好生源。
“幼兒園的配套還是偏少的,不能滿足需求?!币凰搅⒂變簣@的園長告訴東南快報記者,該園所在的小區(qū)有3000戶,卻僅有一所幼兒園,按照規(guī)定他們只能招收100多個適齡兒童入學,所以很多附近的適齡兒童無法就近入園,“再給我四五個小班,也是能招滿的”。
同時,也有園長表示,目前,私立幼兒園是完全的自主招生,是以生養(yǎng)園,加上很多小孩都是獨生子女,都希望就近入園,需求量很大,這也使得一到招生季,幼兒園就要承受很大的社會壓力。
倉山區(qū)教育局
幼兒園供不應求客觀存在
對于幼兒園在小區(qū)內(nèi),孩子卻無法就近上學的問題,“目前在倉山區(qū)金山一帶,存在這樣的問題。”倉山區(qū)教育局學前教育民辦管理科的林姓負責人告訴東南快報記者,目前學前教育不是義務(wù)教育,沒有實行劃片招生。特別是民辦園是自主招生,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招生,招滿為止,導致一些孩子沒被錄取,家長有一些抱怨。
他說,從原有規(guī)劃的角度,小區(qū)內(nèi)配套幼兒園要輻射周邊小區(qū),甚至是整個鄉(xiāng)鎮(zhèn)和街道,不是僅為小區(qū)的居民服務(wù)。所以家長們要消除誤解,不是因為幼兒園在小區(qū)內(nèi),就認為只能收或者優(yōu)先收該小區(qū)的適齡兒童。
對于生源多、幼兒園少的現(xiàn)狀,林姓負責人表示,因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這個矛盾確實客觀存在。按照原有的配套,每6000戶配套一所幼兒園。但隨著二胎政策逐步放開,加上進城務(wù)工人口的增多,適齡兒童沒有辦法準確統(tǒng)計。幼兒園分布不均衡,導致局部存在“生源多,幼兒園少”的矛盾。
上述負責人表示,雖然今年公立幼兒園按照30%的電腦搖號,但肯定還存在一大部分人不能被錄取的情況。建議家長不能死守著一個幼兒園,盡早到周邊的幼兒園咨詢招生情況。該負責人還表示,他們已經(jīng)在著手考慮,今后通過尋找一些有利于辦園的資源,并增加民辦幼兒園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