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不少學校陸續(xù)開放了體育場地。校園體育場地面向市民朋友的進一步開放,讓市民運動有了更多選擇。
傍晚時分,不少市民在豐澤區(qū)第二實驗小學的體育場內盡情運動。(肖培濱 攝)
愛護器材按年齡選合適項目
開放校園體育場地,是盤活社會資源的一項有效舉措。泉州市城東中學體育教師蔡劍龍說:“相比公園運動場所,學校的設施更齊全、更規(guī)范。”
據了解,泉州中小學體育場普遍配備塑膠跑道。塑膠材質柔軟、回彈性好,同時兼?zhèn)漭^強耐磨性和防滑性,在設計上注重舒適度和緩沖性能,足夠的支撐力和減震效果,能夠減緩高強度運動對膝蓋和關節(jié)的壓力,適合長時間跑步。
蔡劍龍?zhí)嵝?,進入籃球場、足球場等場地時,不得穿高跟鞋、釘鞋等硬質鞋。同時要保持校園場內衛(wèi)生,嚴禁隨地吐痰、吸煙、吃口香糖及亂扔垃圾,嚴禁將煙頭或火種拋入塑膠場地。市民進入場地活動時應自覺愛護場內器材、設備,如果發(fā)現(xiàn)設施損壞,應及時向管理人員報告。
不同年齡層適合什么運動?
蔡劍龍建議,少兒到幼兒階段,可以廣泛嘗試各種運動項目,再選擇一至兩項感興趣的體育運動著重培養(yǎng),這階段是塑造運動習慣和培養(yǎng)運動興趣的關鍵點。“建議在小學時期學會游泳,這是一項非常好的有氧運動,也是我們必備的求生技能。”蔡劍龍說。
青壯年時期,蔡劍龍建議無氧運動與有氧運動項目相結合,適當多一些有氧運動,如登山、騎車、慢跑、游泳、球類等,能增加血液流動量,提升氧氣輸送能力,對于有減脂需求的市民而言,這是消耗體內脂肪的最佳方式。但也不要忘記結合無氧運動支持,如器械訓練、負重訓練等高爆發(fā)力運動,達到強化肌肉的效果,實現(xiàn)肌肉、心肺、耐力綜合平衡。
在中老年階段,蔡劍龍建議可以堅持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在上午或黃昏時分,到戶外快走、慢跑,或是打太極、跳廣場舞,舒緩易學又健體。常做這些運動,能很好地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
提前預約 運動注意防曬補水
“三伏天”正值一年中最潮濕悶熱的時期,晉江磁灶鎮(zhèn)揚美小學體育老師謝志攀提醒:“暑期運動最重要的是預防中暑,要及時補充水分;鍛煉前換好運動裝備,注意充分熱身。這階段溫度高,不妨將鍛煉時間改到清晨或晚飯后。”
科學飲水是關鍵,至少在運動前30分鐘開始飲水,為身體提供充足的水分儲蓄,預防大量出汗導致的脫水;建議常備含有電解質的功能性飲料,運動期間補水要注意少量多次,忌大口喝水或飲用冰水,避免引起胃腸道痙攣,甚至誘發(fā)心血管疾病。
謝志攀表示,日常做好運動熱身,可以更好地激活肌肉,調動心肺功能。運動前建議選擇動態(tài)熱身,可以先進行一段中距離的慢跑,讓身體充分熱起來;再結合簡單的動態(tài)拉伸動作,如手臂交叉拉伸、側身伸展、弓步走、行走高抬腿、手腳關節(jié)環(huán)繞等。運動結束后要適量靜態(tài)拉伸,這有助于舒緩肌肉的緊張和疼痛,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乳酸堆積。可選擇站立式腿部拉伸,坐姿背部拉伸、手臂伸展等,每個動作保持15秒到30秒,重復2次到3次。拉伸時要緩慢進行,感受到輕微的拉伸感即可,避免用力過猛導致肌肉拉傷。“一日之計在于晨”,但晨練不宜過分激烈,最好選擇散步、太極拳、八段錦等中低強度運動;晨跑30分鐘至40分鐘最佳,早晨人體代謝比較慢,注意循序漸進,不管是速度還是跑量都不宜過度。
“許多人更傾向選擇在晚飯后進行鍛煉,這要注意避免高強度劇烈運動,以免造成胃部不適。”謝志攀提醒,運動時,盡量穿著透氣輕便的服裝,運動后及時擦汗,不要立刻沖涼,如果選擇在白天進行戶外運動,要避免陽光直曬,做好防曬,建議每2小時補涂一次防曬霜。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泉州開放的試點學校均實行預約進場,有鍛煉需求的居民群眾可關注各校公眾號,掃描預約碼提前預約,憑有效證件入校;各校開放場地及開放時間以學校通知為準。市民進場運動時請自覺配合遵守學校管理要求,愛護體育運動設施。
來源:泉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