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店就此謝幕
《這家愛心饅頭店要關(guān)了》追蹤 店鋪關(guān)門 善行綿延
“本店所有饅頭免費送給各種貧困人群,不對外售賣,請諒解。”昨日傍晚,這塊豎立在石獅市區(qū)曾坑金曾一路整整十年的紅色招牌,從此消失在市民的視野中。在運營了10年3個多月后,永恒陽光饅頭店遺憾謝幕。
本月初,由于種種原因,這家“只送不賣”的饅頭店宣布將于本月關(guān)閉,經(jīng)本社旗下各媒體報道后,引起眾多市民的關(guān)注和熱議。昨日,帶著大家的不舍和關(guān)心,本報記者現(xiàn)場感受饅頭店送出的最后一份溫暖。
送完最后一份愛心 饅頭店“完成使命”
昨日傍晚5點多,夜幕降臨,石獅市湖濱街道曾坑金曾一路車來人往。位于街邊一隅的永恒陽光饅頭店,仍舊是那么不起眼,只有細看店門口“只送不賣”的紅色招牌和身穿紅色馬甲的店員,才能感受到它的特別。
人流中陸陸續(xù)續(xù)走出幾個人,直奔饅頭店。來自湖北黃岡的胡和朋今年68歲了,他雙手接過店員老鄭遞過來的饅頭,滿臉笑容。從老鄭口中得知饅頭店次日起閉店,他彎腰鞠了個躬:“謝謝老板一直以來的愛心。”
店員老鄭堅守到最后一天
胡和朋介紹,去年春節(jié)后他開始負責金曾一路的衛(wèi)生保潔。得知這里免費贈送饅頭后,他每天早上7點多都會來領(lǐng)取兩個熱乎乎的饅頭,“一頓早餐就解決了”。他笑著說,因為方便又免費,一年多來自己幾乎每天都來。他說,自己每個月工資不高,平時省吃儉用存下的錢都寄回老家,“感謝饅頭店幫我省下了不少”。
愛心饅頭溫暖了眾多人
傍晚6點左右,送完最后一個饅頭后,老鄭將餐車慢慢推進屋內(nèi),轉(zhuǎn)身將大門旁邊紅色的招牌搬進去,又將門口幾張塑料椅子疊放好,搬進屋內(nèi)。隨后,他拉動兩扇推拉鐵門,在一陣陣“咯吱”聲后,鐵門緩緩關(guān)上。
“明天請人來將屋內(nèi)的設(shè)備清理走,將房子還給房東,饅頭店就完成它的使命了。非常不舍,畢竟已經(jīng)堅持了十年多,但沒有辦法,人總要面對現(xiàn)實。”店長阿峰坐在店里,神情有些落寞。他說,作出閉店的決定,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饅頭店房租、水電、原材料等費用每月需支出1萬元至2萬元。這兩年,因為各種因素影響,他的事業(yè)接連受挫,無力再承擔饅頭店的公益投入。另一方面,他長期在石獅做生意、運行這家饅頭店,家人都在廣東汕頭,對家庭疏于照料,雖然對饅頭店有太多不舍,但還是決定閉店回歸個人的正常生活和事業(yè)。他說,關(guān)閉饅頭店后,他打算先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業(yè)中,等資金問題解決后,不排除還會繼續(xù)做公益。他覺得,十年來,饅頭店除了春節(jié)期間停業(yè),其余時間風雨無阻,哪怕疫情期間,也沒歇過業(yè),如今閉店也算是“光榮謝幕”。
十年送出300多萬個 饅頭店成愛心平臺
2011年8月3日,永恒陽光饅頭店在石獅曾坑一路悄然開張,只要是困難群體都可以免費領(lǐng)取。從最初每天蒸3000多個饅頭,到今年的每天四五百個,據(jù)粗略計算,十年間,饅頭店共送出饅頭300多萬個。長期的愛心堅守,也讓饅頭店得到了各界的關(guān)注和贊譽,國內(nèi)各級主流媒體都報道過饅頭店的事跡,著名央視主持人白巖松評價稱“送饅頭溫暖人心”。
十年間,饅頭店也曾遭遇多次危機。2013年7月,饅頭店面臨資金困境,經(jīng)媒體報道后,開始接受社會捐助。這些年來,石獅、泉州乃至全國各地愛心人士的捐助,為饅頭店注入了生命力:由“1起捐、全民慈善”發(fā)起人、鋼絲善行團創(chuàng)始人“@鋼子”捐出的10萬元,是饅頭店接受的單筆最大捐款;一位不愿具名的社會愛心人士堅持每月向饅頭店捐款2000元;除了捐款,還有不少愛心企業(yè)和商家捐贈面粉等原料物資;附近一家飲用水店免費向饅頭店提供桶裝水,至今有8年多了。
來源:泉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