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墨,字西園,1908年生,永春縣東平鄉(xiāng)冷水村人。父親李載考熱愛家鄉(xiāng)的教育事業(yè),被譽為“助學可風”。童年的李文墨受到五四運動的影響,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小學畢業(yè)后被保送到位于莆田的福建省立第四師范學校(以下簡稱“省立四師”)學習。

在學校里,李文墨積極參加學生運動,并于1926年加入共青團。1927年4月,蔣介石背叛革命,大肆抓捕共產黨人,鎮(zhèn)壓革命群眾,革命處于低潮。在極端困難的形勢下,他經受住考驗,由省立四師教師、中共黨員郭壽鑾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秋,李文墨從省立四師畢業(yè)后,回家鄉(xiāng)任冷水小學校長。那時當地農運蓬勃興起,他經常深入農民中,宣傳革命道理。同年11月,永春縣東區(qū)農民協(xié)會成立,他因為表現突出,被選為東區(qū)農協(xié)領導人。

東區(qū)農民協(xié)會在永春縣委領導下,1928年2月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活動,李文墨走在隊伍最前面,他們高舉紅旗,肩扛土槍、大刀等武器,喊著口號,浩浩蕩蕩向縣城進發(fā),嚇得駐守縣城的軍閥頭子率部逃竄。

1928年9月,李文墨參加中共永春縣第一次代表大會和共青團第一次代表大會,當選為共青團永春縣委書記。黨代會后,他積極配合縣委,著力抓武裝工作,爭取太平街幾戶商人自衛(wèi)的槍支武器,建立東區(qū)民團,同時開展減租抗餉、鎮(zhèn)壓劣紳活動。

蓬勃興起的農民運動讓國民黨和地方勢力非常驚恐,他們沆瀣一氣,1928年11月9日強行收繳東區(qū)民團槍支,抓捕農協(xié)骨干顏步青等9人。農運受到摧殘,李文墨不但沒被嚇倒,反而更加堅定意志,他轉移到永春中、西區(qū)一帶繼續(xù)斗爭。

1929年4月,中共永春縣委成立東、西兩個特區(qū),李文墨負責西區(qū)工作。他積極開展農運、工運、青運、婦運工作,輾轉各地深入群眾,宣傳革命道理。他說話幽默,語言通俗,深受群眾歡迎,也得到了省委巡視員的贊賞。

1930年元旦,軍閥陳國輝借慶祝元旦之機,強迫群眾參加慶祝晚會,以進行反共宣傳和派捐派餉??h委抓住機會,由李文墨、吳國清等人連夜印刷傳單、寫標語,并在陳國輝到會場前,率領進步青年和群眾搶先入場。

李文墨登臺演講,揭露軍閥壓迫,宣傳革命形勢。接著又散發(fā)傳單,張貼標語,組織示威游行,群眾深受鼓舞。他們沿途高呼口號,陳國輝慌忙調動軍警,沖散游行示威隊伍。

東區(qū)農會有個混進來的異己分子李某,生活作風敗壞,又大力拉攏親信,打擊異己,李文墨狠狠批評他。此人懷恨在心,一天晚上埋伏在李文墨必經之路,朝李文墨開槍,企圖暗殺李文墨,幸未擊中。

1930年春,李文墨在五里街和縣城等地活動時暴露身份,旋即轉移到啟明小學,以教員身份作掩護繼續(xù)開展斗爭。因被人告密,1930年4月李文墨在東山祖厝不幸被捕。他父親四處疏通關系,他勸慰父親不要傷心,還讓父親探獄時提來酒菜,他從容而飲,體現了革命者大無畏的精神氣節(jié)。

1930年5月11日,在永春西校場,年僅22歲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李文墨大義凜然,昂首闊步,高呼革命口號,高唱革命歌曲,從容就義。
欄目主辦:
中共泉州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泉州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
泉州市閩浙贛邊區(qū)革命史研究會
繪畫:洪志雄
(來源:泉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