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來越多的市民使用鮮花祭掃 (林勁峰 攝)
弘揚新風
隨著我市移風易俗工作的不斷深入,喪事大操大辦等鋪張浪費的現(xiàn)象得到有效遏制。如何進一步推進集中治喪,倡導“綠色殯葬”“文明祭掃”,記者多方采訪,傾聽行業(yè)人士和部門的建議。
加強秩序管理 鼓勵改造治喪場所
據(jù)了解,近年來,我市支持各縣(市、區(qū))落實殯葬改革移風易俗的要求,各自推進集中治喪,培育文明新風。有條件的縣(市、區(qū))可以出臺相關扶持配套政策,受限于場地、資金,不少農(nóng)村地區(qū)則利用閑置的祖屋、古大厝,改造成集中治喪場所,方便當?shù)卮迕窦兄螁省?/p>
為了解決路邊搭棚辦喪、出殯阻礙交通、喪事噪聲擾民等嚴重影響公序良俗的突出問題,2018年11月,晉江出臺了《晉江市村級治喪場所改造扶持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支持和鼓勵村居利用庫房、廠房、舊學校等閑置建筑物改造成公益性、固定性、共享型治喪場所,晉江市財政給予修繕成本40%的資金補助,最高不超過40萬元。
按照《實施意見》要求,原則上一個村居或多個村居合建一個治喪場所,給予扶持補償一次。各村居在申請村級治喪場所改造扶持資金后,晉江民政部門將會同各鎮(zhèn)街對該項目改造、修繕及資金使用情況跟進監(jiān)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實施意見》施行以來,晉江已有10個村居治喪場所進行規(guī)范升級改造。”晉江市殯葬事務中心負責人莊先生介紹,為了鼓勵各村居深入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解決治理“路邊宴”,去年晉江在《實施意見》基礎上,又出臺了激勵政策,晉江市財政對村級治喪場所改造項目修繕成本提供60%的資金補助,最高不超過60萬元。
制定指導意見 規(guī)范治喪場所使用
去年,晉江市民政局還制定出臺《晉江市民政局關于規(guī)范村級治喪場所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場所的建設進行了規(guī)范,要求村級治喪場所設施應基本滿足轄區(qū)內(nèi)居民治喪的實際需求,3000人以下村居設置1個守靈廳,建筑面積不少于200平方米;3000人以上村居設置不少于2個守靈廳,建筑面積不少于300平方米;均配套廚房、衛(wèi)生間。
此外,《指導意見》對場所的內(nèi)外部裝修、管理主體及收費均做出了要求。村級治喪場所管理主體為村(居)委會,應設立服務機構、配備工作人員,建立人員崗位職責、檔案、財務管理等內(nèi)部管理制度,為事主提供優(yōu)質(zhì)服務;村級治喪場所的收費,以公益性為主,確有需要收費應符合社會服務收費標準,可適當收取水、電、衛(wèi)生清理費及場地出租費;收支向本村居公開,并接受社會監(jiān)督。
為了規(guī)范村級治喪場所的日常管理,去年10月,晉江市出臺了《晉江市村級公益性治喪場所管理規(guī)定》,明確了公益性治喪場所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為群眾提供辦理治喪服務的公益性設施,治喪場所內(nèi)實行全程監(jiān)控治喪,要求群眾自覺遵循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衛(wèi)生和悼念器材、設備及布幔等悼念道具,如有損壞,照價賠償并罰款;治喪場所內(nèi)禁止吸煙,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點香燭、油燈等行為;禁止舉辦唱夜歌、辦道場、哭靈、演出和文藝活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