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qū)覓新顏
古城提質,新城聚集,在保護發(fā)展古城的同時,這些年,泉州城市的輪廓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一大波新地標拔地而起,交通路網(wǎng)愈發(fā)完善,一大批公共文化和體育設施、學校、大型城市綜合體和購物廣場新建成,對于長年身居農(nóng)村老家的老人來說,不妨走走看看城市新顏新變化,觸摸時代發(fā)展的脈動。想要一窺城市新顏,這三個“網(wǎng)紅”地標,不可錯過。

泉州“四朵花瓣”(陳起拓 攝)
泉州北濱江公園,起于黃龍大橋,沿晉江母親河而下連接濱海公園,長約18公里,總占地面積約3400畝,分為“五區(qū)十園”,即生態(tài)野趣區(qū)(北峰園、白水營園)、文化展示區(qū)(筍江園、石筍園、筍浯園)、全齡樂活區(qū)(田安園、浦西園)、濕地保護區(qū)(沉洲園、汀洲園)、濱海休閑區(qū)(濱海園)。各個公園根據(jù)定位不同,設置有兒童樂園、運動場地、科教普及、戲曲文化、閩南古建、濕地景觀等功能空間。
被市民昵稱為“四朵花瓣”的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是泉州新城的重要地標。該中心位于東海片區(qū)城市主軸線上,占地190多畝,總建筑面積30多萬平方米,包括泉州大劇院、泉州市圖書館(新址)、泉州市科技與規(guī)劃館和泉州東海工人文化宮等四大主體建筑及位于中央的市民廣場,集展覽、教育、科普、表演等文化活動與商業(yè)、社交、休閑、運動、自然生態(tài)體驗于一體。

泉州山線綠道
泉州山線綠道項目全長22.5公里,起于泉州西湖公園北大門,經(jīng)清源山風景區(qū)、少林寺、大坪山公園、桃花山公園、森林公園、觀音山公園、市行政中心等地,終于東海濱海公園。“觀海覽勝”“天空棧道”“夜光漫道”等綠道風景,其中,位于大坪山之上、連接大坪山公園與山線綠道工程精品示范段主線的大坪山環(huán)線步道,特別值得帶老人走一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