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在家中“云祭掃”緬懷先烈
臺海網4月6日訊 據泉州網報道 昨日是清明假期第二天,受疫情影響,我市各地陵園、骨灰堂、安息堂等提供骨灰寄存的場所暫停掃墓祭祀活動。社會各界紛紛通過居家追思、代祭掃、云祭掃等方式寄托哀思。
居家追思憶親人
昨日,在泉州臺商投資區(qū),居民王女士在家中簡單擺放幾樣祭品,家人輪流給過世的親人上香,今年清明的祭祀就這樣完成了。“這次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遵守規(guī)定,不再上山祭掃,就在家中簡單祭祀一下。”王女士說,以前的清明節(jié),家里過世的親人墓地分散在各個地方,掃墓都得分好幾天。她認為,特殊時期,大家要按照規(guī)定來辦事,這樣才能防止疫情再次卷土重來。
家住泉州市區(qū)的吳先生,因為“兩園一山”暫?,F場祭掃,他們一家子也在家中進行了簡單的祭祀,然后一起吃潤餅菜。“對已過世的親人,心中要懷有哀思,但在這非常時期,還是不要上山祭掃添亂。”吳先生說,成家立業(yè)的兒女都回來了,一家人能在一起追思,就是對先人最好的告慰。
記者走訪中了解到,今年清明節(jié),許多市民都像王女士和吳先生一樣,選擇居家追思先人,文明祭掃、理性追思深入人心。
統(tǒng)一祭掃防聚集
獻上鮮花、默哀、鞠躬……在晉江市殯儀館寄存骨灰盒的房子前,工作人員組織了統(tǒng)一代祭掃活動。
據了解,此前,晉江市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已對館內四棟樓存放的骨灰盒進行擦拭,并在各處擺放了菊花。“晉江發(fā)布有關清明祭掃的第17號通告后,我們就通過晉江市民政局等相關平臺告知廣大群眾,也張貼了相應的公告,同時在殯儀館周邊設三處卡點,拉起警戒線。”晉江市殯儀館有關負責人賴先生說,對于前來祭掃的群眾,他們都耐心做好勸返工作,并在清明節(jié)當天組織統(tǒng)一代祭掃活動,避免人群聚集。
在池店鎮(zhèn)唐厝村,村兩委、老人會代表在安息堂舉行了簡單統(tǒng)一的祭掃儀式。“因為前期的宣傳工作充足,今年沒有村民到安息堂內祭掃,村里的13處祖厝也全部關閉。”唐厝村黨支部書記唐太強說,村里的安息堂、祖厝、寺廟等場所,從疫情發(fā)生以來就處于關閉的狀態(tài)。為了確保村民不扎堆前往祭掃,村里的安息堂不僅設置了檢查站,13處祖厝也安排工作人員不間斷巡邏。
記者了解到,我市各個縣市區(qū)全面暫停群眾性祭掃活動,部分村鎮(zhèn)由村兩委和老人會代表代為祭掃。各地通過LED、橫幅、海報、廣播、通告、微信群等方式,加大暫停祭掃工作宣傳力度,提前做好群眾宣傳引導。同時設立清明疫情防控檢查站,認真排查進出車輛和人員,防止現場祭祀行為發(fā)生。
網上獻花悼先烈
“媽媽,幫我登錄一下這個網站,我要為烈士們獻上一束花。”昨日,在泉州市區(qū),張書言小朋友在家中拿著手機讓母親幫忙登錄“中華英烈網”,準備為烈士們獻上一束花。
“以前的清明節(jié),我們都到烈士陵園去祭掃,今年不能到現場,我就在網上獻一束花,表達我對烈士們的敬意。”張書言說。
記者了解到,今年清明節(jié)暫?,F場祭掃活動,不少市民在網絡上進行云祭掃緬懷先烈。“沒法到墓前祭掃,云祭掃也可以表達一樣的哀思之情,在疫情期間是個不錯的選擇。”市民蔡先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