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稱自來水有余氯
洗漱最好也用過濾水
隨后,記者聯(lián)系上李先生反映的做新品推廣的品牌凈水器泉州地區(qū)代理銷售人員,對方稱此前公司確有在電器商城做新品推廣,展示“余氯實驗”和“電解水實驗”。“自來水中用余氯來消毒,就算水燒開后含量也不會變少,長期攝入對人體健康不利,還可能致癌。”他表示,公司新品凈化出的是純凈水,已完全清除余氯,還含有礦物質,可以直接飲用。
此外,對方還表示公司推出了全屋系列的凈水設備,除了凈化出純凈水用于飲用、做飯,洗漱水也可以安裝其他設備進行初過濾,“公司機器過濾出的洗漱水不含雜質和余氯,留有礦物質,還有美容作用”。
專家釋疑:放心喝! 加氯殺菌有國家標準

從取水到出水,多個操作過程,讓市民喝上放心水。
專家釋疑
★釋疑 1
“電解水實驗” 不是檢驗水質的依據
記者就相關問題咨詢了泉州市自來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紅忠。他介紹,電解水實驗的原理是,天然水中含有一些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如鈉、鈣、鎂及其他離子,這些離子具有導電性。在電解器插入水中后,陽極的鐵棒本身會因電流作用釋放出鐵離子,生成的鐵離子與水中各種陰離子結合形成各種鐵化合物,從而出現了墨綠色、棕色的絮狀物,并非肉眼看不見的臟物質。
而凈水器通過滲透膜、活性炭等凈化出的純凈水不含或含有較少礦物質,因而電解不會出現反應。因此,電解器讓水的顏色改變與水質無關,水只不過充當了導體的作用。況且,自來水中含有的礦物質是人體所必需的,電解水實驗不能作為檢測自來水水質好壞的依據。商家展現出的電解水實驗可能不假,但把實驗原理歪曲了。
★釋疑 2
加氯殺菌 自來水有國家標準
張紅忠表示,自來水的處理,從源水輸送進水廠,需要經過多道工序。如金雞水廠,凈水工藝采用折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和V型濾池的常規(guī)處理工藝,加臭氧—生物活性炭的深度處理工藝。它是目前國內較為先進、福建省首家采用深度處理的現代化水廠,水質優(yōu)于國家《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2006指標規(guī)定。
張紅忠向記者介紹,所謂的余氯,就是自來水處理過程中,經過加氯氣消毒,接觸一定時間后余留在水中的氯。它能控制細菌繁殖,保證持續(xù)的殺菌能力。根據國家《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余氯出廠水標準國標規(guī)定是:0.3-4mg/L,管網末梢余氯,通俗理解是自來水出廠后,經過管道通向用戶家中水龍頭后的標準是≥0.05mg/l。
“因為要在自來水的整個傳輸過程中控制細菌繁殖,保證水質,所以從用戶家里水龍頭出來的自來水,也要保證有不低于國家標準的余氯。”張紅忠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