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午,泉州老體協(xié)自行車隊的隊員歡迎重走長征路的伙伴歸來。 (陳起拓 攝)
隊員記錄沿途點滴經(jīng)歷
“紅軍長征走哪些路,我們現(xiàn)在就走哪些路”,此次重走長征路的領隊陳賢長說。
這一路,他們騎經(jīng)漳州南靖縣、龍巖長汀縣,到達瑞金,再騎行到井岡山,還把泉州市老體協(xié)自行車隊的隊旗插在黃洋界的山巔。隨后,他們騎行到遵義會議舊址,重溫毛澤東軍事思想;騎行到赤水河,回顧“四渡赤水”輝煌勝利;他們感受了大渡橋橫鐵索寒,直逼臘子口;還騎行到延安寶塔山,在棗園重溫抗大校訓,繼承紅軍光榮傳統(tǒng)。
隊員張家向在騎行的這63天中,每天都在朋友圈記錄著點滴經(jīng)歷,并講述著當年紅軍長征的故事:“重走長征路”第47天,晴轉陰。從澤根藏寨到夾金山再到達維村,累計4640公里。早晨出發(fā)就開始緩坡16公里,爾后正式爬35公里的夾金山。早、午餐自帶干糧,于下午2點20分勝利登頂。老鄉(xiāng)說山頂不易久留,三點后不是雨就是大風,我們中途休息、拍照后又騎行30公里長坡至住宿點。”
他告訴記者,夾金山地勢陡險、群山連綿、河谷縱橫、峭壁如削、空氣稀薄、變化無常。當?shù)亓鱾髦皇酌裰{:“夾金山、夾金山,鳥兒飛不過、人不攀,要想翻過夾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間。”1935年6月12日至18日,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方面軍以頑強的革命意志征服了長征途中的大雪山。紅軍指戰(zhàn)員忍饑餓、冒嚴寒,經(jīng)歷了生命極限的考驗,付出了重大的犧牲,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革命的奇跡。紅軍指戰(zhàn)員的團結奮進、英勇無畏、勇往直前、不勝不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
羅立志感慨:“一路騎行下來,自己瘦了十幾斤。”他還和泉州老體協(xié)自行車隊的隊員們分享了沿途的故事:“有一天,我們被藏獒追,非常驚險,幸好脫險了,還有一次,沿途非常冷,我們只能靠騎行,不停地燃燒脂肪取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