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控細
景觀效果與使用功能相銜接
為了讓市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在植綠過程中,相關細節(jié)的把控更加精細。在樹種的選擇上,以樹形優(yōu)美、樹冠通透、深根系的樸樹、白玉蘭、刺桐、香樟、紅果冬青等喬木為基調樹種,確保種植后不會對商家和居民生活造成影響,或因樹根橫長破壞周邊路面。
古城空間小,停車問題突出。對此,牽頭單位注重新增綠地的景觀效果與原使用功能相銜接,充分考慮群眾休憩空間的打造。4月底率先啟動的羊公巷至南俊路北拓示范段中,師院附小路口段的四個小廣場中間原本都是一個花圃,如今,封閉的花圍石被異形樹池坐凳替代,花圍里的灌木改成喬木。樹池坐凳初建成,就有多位老人愜意地坐在凳子上納涼、下棋。
驚喜多
改善泉州汽車站臨街景觀
“古城植綠行動”開展以來,已取得初步成效,受到市民歡迎。截至16日,羊公巷至南俊北拓示范段已補植香樟18株、樸樹13株,紅果冬青、白蘭等7株,安裝異形樹池坐凳13套,鋪設停車場植草磚200平方米;完成城西路、城北路、溫陵路、北門街等道路缺失的行道樹補植。
目前,第二批古城植綠項目本月下旬即將組織實施。豐澤區(qū)相關部門正組織機械、人員拆除泉州汽車站周邊店鋪。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將在泉州汽車站溫陵南路一側,打造以開花喬木紅花風鈴木配植常綠香樟的迎賓花帶,用紅花、綠林迎八方賓客,提升臨街景觀展示面;對泉秀街一側,則將片植木棉花林,以高大挺拔、層次分明的木棉組團,改善行道樹景觀天際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