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泉州
步履不停,唇齒留香,一碗熱乎乎的面線糊,再搭配一根油條,是閩南人早餐的打開方式,也是拂去一天疲憊最好的慰藉。除了面線糊,泉州還有上百種地道古早美味,讓你觸摸這個城市的溫度,從舌尖到心里。
古城美食地圖:
謝記老味道四果湯(鎮(zhèn)撫司)—金雕六中美食(六中巷口)—康莊滿煎糕(西街裴巷)—亞佛潤餅(西街)—西街孟氏食品(西街)—升文老字號扁食(西街)—藍氏鐘樓肉粽(鐘樓)—福人頤煎包(縣后街)—麗云肉燕(承天巷)—涂門貢糖(南俊路)。
東來菜頭酸(金魚巷)—海絲金鳳元宵圓(金魚巷)—雞腿怣(金魚巷)—羊公巷雞排(羊公巷)—好成財牛排館(涂門街)—橋仔頭炸醋肉(迎津橋頭)。
水門國仔面線糊(水門巷)—群眾牛肉小點(中山南路)—遠方小籠包(中山南路)—秉正堂石花膏(天后宮)—林記正泉茂綠豆餅(天后路)—車橋頭文阿小吃(水尾巷)。
第三天: 人文建筑游
建筑,是泉州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精湛工藝的良好載體。據統(tǒng)計,泉州擁有669棟歷史悠久、造型優(yōu)美、獨具閩南特色與海絲文化元素的古建筑,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筑遺產委員會副會長金磊曾贊嘆地說,泉州建筑遺產是一部恢弘巨制且吟誦不止的建筑傳奇。你不妨到這些地方翻閱這部精彩的史書。
★華僑新村
中國首個歸國華僑高檔別墅區(qū),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游走其中,一棟棟老別墅中體洋飾,環(huán)境幽雅美靜。
★蟳埔蚵殼厝
有福建三大漁女之稱的蟳埔女,頭上戴的簪花圍有“頭上花園”的美譽。蟳埔蚵殼厝始建于宋末元初,所用蚵殼是宋元時期古商船從非洲東海岸運來,蚵殼厝通透舒適、冬暖夏涼,外墻美觀,是古代泉州對外貿易的見證。
★蔡氏古民居
古民居群主要由蔡啟昌及其子蔡資深于清同治年間至宣統(tǒng)三年興建,現(xiàn)存較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因氣勢恢宏,精工巧飾,被譽為“閩南建筑大觀園”。建筑物中多有晚清文人的各種題詞,五大雕刻工藝讓人驚艷。
★晉江五店市傳統(tǒng)文化旅游區(qū)
這里被稱為“閩南紅磚古厝博物館”,走進這片歷史文化街區(qū),獨具閩南特色的“皇宮起”紅磚建筑、中西合璧的洋樓等100多處明清、民國乃至現(xiàn)代的特色建筑沿街林立,令人嘆為觀止。
★石獅永寧老街
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雖然不長,但有大量商號沿街分布,是一條能讓光陰流緩的六百年老街。百年紅磚古厝和番仔樓極富閩南特色,寧東樓、霞源古厝、熙寶樓等古建筑達40多棟。
第四天: 山海游
泉州倚山臨海,鐘靈毓秀,天氣漸熱,在徜徉歷史、對話人文之余,可尋幽山水之間、踏浪戲水于大海之濱,還能體驗惠女民俗、茶葉、陶瓷等文化。
多條經典線路可自選:
★草庵(世界唯一的摩尼教遺址)—安平橋(“天下無橋長此橋”、中國現(xiàn)存最長的跨海梁式大石橋)—姑嫂塔(海絲起點的重要歷史見證、南宋時期著名航標—林鑾渡(千年古渡)—永寧古衛(wèi)城(明朝三大古衛(wèi)城之一)—永寧老街(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黃金海岸(水清沙白,適合戲水踏浪)。
★崇武古城(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海防石構衛(wèi)城)—大岞惠女客棧(惠安女民俗風情園)—大岞女民兵哨所——解放軍烈士廟、西沙灣(分別享有“天下第一奇廟”“西沙銀蛇”美稱)—鼎立藝術館(觸碰世界頂尖雕藝的絕代風華)—凈峰寺(千年古剎、三教合一奇觀)—小岞東山風車島(泉州第一縷陽光的播撒處)—小岞惠安女文創(chuàng)基地(參觀惠安女民俗館、惠女藝術客房、惠安女新娘梳妝和古老傳承制衣絕技)。
★中國茶都(品茗斗茶、茶文化博覽館)—八馬紅星茶場(采茶、制茶體驗、品茗、茶園觀光)—清水巖(“蓬萊仙境”“清水祖庭”)—湖頭李光地故居(新衙、賢良祠)。
★屈斗宮古窯址(世界陶瓷之都的搖籃)—洞上陶藝村、月記窯(龍窯活化石)—岱仙瀑布(“華東第一瀑”)—石牛山(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級森林公園)—順美陶瓷文化生活館(陶瓷里的童話世界)—九仙山(峰云變幻、氣象萬千的“中土蓬萊第一山”)—德化陶瓷博物館(全省第一家陶瓷專業(yè)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