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厝村第一書記顏增煒告訴記者,老人食堂每日開支都有公告。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中午11點45分,老人食堂正式開飯,12點,食堂里已經(jīng)坐滿了用餐的老人。“今天的菜怎么樣?吃得還好嗎?”午飯時間,鄭芳民和妻子王美麗在幫助老人們盛完飯菜后,時不時關(guān)心老人們的用餐情況。用完餐后,夫妻倆又目送老人們坐著電瓶車離開后,才回家吃午飯。
“非常感謝村干部和熱心村民的幫助,讓我們這些老人三餐不愁。”今年84歲的鄭天祝已經(jīng)在老人食堂吃了6年了,感觸頗深。鄭天祝的兒子兒媳都在外工作,家里只剩他一人。老人食堂開辦后,家住附近的鄭天祝每天三餐都會到食堂用餐。“感恩村里對我們的照顧,覺得很幸福,心里很歡喜。”
今年66歲的柯雙喜中午也陪著71歲的老伴來用餐??码p喜的兒子媳婦都在外工作,留著5歲的孫子和他們一起生活。原本要照顧孫子和負責一日三餐的柯雙喜有些力不從心,自從來到老人食堂后,柯雙喜有了更多精力帶好孩子。
“從一開始的不看好,到現(xiàn)在的‘越吃越有錢’,我們村的老人食堂已經(jīng)5年了,這也讓我們村成為石獅市移風易俗的示范村。”顏增煒告訴記者,此前,石獅市委文明辦還組織全市各村到鄭厝村走訪學習。
據(jù)了解,隨著移風易俗的深入推進,“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意識已經(jīng)越來越深入人心了,老人食堂和課后輔導站的創(chuàng)辦,也讓村里的愛心有了投放的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