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衣服給繼父
女兒成績好又懂事
支撐夫婦倆的最大動力,來自于兩個女兒。“我5歲就失去父親,一路吃苦走過來。”商克平說,她倆也從小失去父愛,所以他想盡最大努力做好父親的角色。常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再生一個,他說:“一方面是經濟壓力大,另一方面,如果有弟弟或妹妹了,擔心兩個姐姐覺得我們對她們不好。”
結婚之初,他們的生活并不寬裕,但對孩子的教育,夫婦倆從未松懈。“我們的理念就是,只要她們能讀書,我們借錢也要讓她們讀下去。她們很用功,都考上了不錯的學校。”駱承芳笑著說。
不只成績優(yōu)異,女兒還十分懂事。“從高中起,兩人都給他買過衣服,直到現(xiàn)在。因為我們工作忙,沒空買日用品,她倆就時不時地問還缺什么,直接網購給我們。”她接著說,陸續(xù)上大學后,女兒從未開口要過錢,都是夫婦倆感覺時間差不多了,主動匯款給她們。“而且,女兒不會去和別人攀比,姐姐用過的電腦、手機、衣服,直接留給妹妹,妹妹用到不能用了再買新的。”
本是結對幫扶貧困戶
他們靠勤奮“脫貧”
多年來,這個有些特殊的家庭,也一直感受著來自政府和社會的關愛。2016年,他們成為泉州市委黨校林教授的掛鉤結對幫扶貧困戶。兩年多來,林教授與黨校的老師們常與他們見面,關心他們的近況,并提出有任何需要幫助的都可以提出來。去年春節(jié)前夕,他還與泉港界山鎮(zhèn)、鳩林村的鎮(zhèn)村干部一塊到收購場慰問。
“一開始是抱著扶貧的目的與他們相識的,接觸多次并深入了解以后,他們不卑不亢、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脫貧的志氣讓我們很感動。”林教授說,他們的女兒們也十分尊敬、孝順父母,“雖然生活上仍有壓力,但我相信他們家會越來越好。”
說起未來,商克平笑著說:“兩個女兒讀好書,我們臉上也有光。我希望她們畢業(yè)后,趕緊為她們自己的人生奮斗,畢竟年輕人壓力也很大的。我會一直干到倒下的那一天,爭取不給她們增加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