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聲音
●泉州市旅發(fā)委主任、泉州市古城辦主任 李伯群
通過古城講解員 讓外國友人也會講泉州故事
李伯群表示,古城講解員培訓活動將以公益方式持續(xù)下去,吸引更多的人來參加,將來還會探尋更好的方法,開展很多活動,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與。
“運用了很多不同載體,古城講解員的課程方式會走入校園,現(xiàn)在有不少學校已經(jīng)紛紛組織開展古城研學活動。”李伯群說,希望未來講解員可以走進高校,帶動高校師生群體去宣傳古城文化,把古城文化傳播出去。
另外,華人華僑是一個較大的群體組織,但現(xiàn)在能講出泉州故事的人已經(jīng)都上了年紀了,并且越來越少。那他們的后代怎么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古城文化?這也可以通過講解員多多帶動。“今后將多培養(yǎng)英語講解員,不單有普通話和閩南語,也要讓外國友人在泉州用英語講泉州故事。”李伯群說。
李伯群還透露,泉州2016年和2017年的旅游人數(shù)增長都排在全省前三位,增長比例20%以上,未來10年將會是泉州旅游發(fā)展的高峰期,做好古城推廣工作自然也離不開講解服務,這就需要古城講解員的隊伍不斷擴大,希望每個在古城服務行業(yè)的人都會講古城,把自己對古城的熱愛轉(zhuǎn)化成游客對古城的熱愛。
●泉州古城辦副主任 黃團峰
形式多樣人員各異 新講古人越來越火
黃團峰表示,作為主辦單位,他們先后舉行了三期公益培訓,將古城講解分別聚焦在擁有古城文化精髓的西街、府文廟和城南三大片區(qū)。每次培訓,采取以理論課和實踐課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教學,第一期嶄露頭角,第二期報名人數(shù)增加到兩三百人,社會反響不錯;第三期更是猛增到500多人,大家踴躍參加,認真鉆研,主動學習,熱情高漲。
第三期入圍的35名古城講解員來自四面八方,不僅有政府機關(guān)公職人員,企事業(yè)單位教師、干部職工,而且有民營企業(yè)職員、普通市民群眾等;年紀跨度大,大的50歲,小的僅有11歲;學歷普遍較高,絕大部分都是本科學歷,還有5位碩士。
黃團峰說,希望通過不斷培訓古城講解員隊伍,著力培養(yǎng)一大批熱愛古城、了解古城、善于講古的古城文化使者,共同講好古城故事,弘揚古城文化,多向海內(nèi)外人士積極宣傳推介古城,不斷提高海絲泉州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騎行達人 劉海翔
增加“一帶一路”文化培訓 體現(xiàn)古城“世界性”
在當天的古城講解員頒證儀式上,騎行達人劉海翔作為特邀嘉賓,分享了他對古城文化的理解。
據(jù)悉,2015年9月,騎行達人劉海翔用兩年多的時間,獨自騎行3萬多公里,跨越15個絲路沿線國家,相當于繞地球 3/4圈。
“走出國門后發(fā)現(xiàn)泉州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劉海翔說,泉州擁有深厚的文化資源,獨一無二的海絲遺跡,這也是他介紹泉州文化的最大自信。
劉海翔說,其實每個人都是傳播的自媒體,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對古城講解員的培訓,還可以增加一些這方面的知識與文化,讓更多來賓體驗古城泉州的繁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