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平臺殘次品常出沒,賣家套路深;工商部門提醒市民謹慎消費,注意索取原始票據(jù)

包包帶子上的裂痕被賣家遮擋后拍照
臺海網(wǎng)8月9日訊 據(jù)東南早報報道,通過二手平臺購買一個號稱有九成新的二手奢侈品包,收到的包包最多只有五成新,而且賣家還隱瞞了背帶上的嚴重裂痕。近日,市民林女士在某知名二手平臺上花3980元買了一個二手奢侈品包,拿到貨卻發(fā)現(xiàn)被賣家掩蓋的嚴重瑕疵。據(jù)了解,我國閑置物品交易規(guī)模已超5000億元,但背后隱藏著消費陷阱,殘次品與假貨橫生。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購買二手商品需謹慎,除了確認好商品狀況,最好還應(yīng)索取原始票據(jù)。
【市民遭遇】 近四千元買二手奢侈品包 賣家隱瞞背帶嚴重裂痕
“上個月,我在二手平臺上購買了一個號稱有九成新的二手奢侈品包,收到貨后一看,最多就五成新,甚至不到五成。”市民林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在某知名二手平臺上被所謂的海外二手賣家坑了一回。
今年年初,林女士在逛二手平臺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名自稱在日本的二手奢侈品賣家,賣家時不時發(fā)出一些成色不錯的二手包包,價格只要正品的三折左右,甚至更低。關(guān)注一段時間后,林女士動心了。
“一直想買個奢侈品包包,但始終舍不得下手,如果買二手,用三四千元的價格就能買到原價一兩萬元的包,太劃算了。”林女士說,她觀察了幾個月,感覺賣家應(yīng)該真的住在日本,經(jīng)濟條件不錯,二手包包有自用的,也有日本當(dāng)?shù)囟值昀锏?,她每次發(fā)出的包包很快就售出,有些款式還得用搶的。
上個月,林女士看見賣家發(fā)出了一款號稱九成新的二手包,價格只要3980元。在她看來,這個包包款式適用,而且已經(jīng)停產(chǎn),市面上很難再買到了。賣家發(fā)出的照片和描述顯示,這個包包的帶子有些小裂紋,但不細看很難發(fā)覺,林女士立馬付了款。
“不到一周,我就收到從日本寄來的包包了,仔細檢查了一下,才發(fā)現(xiàn)被坑了。包包的帶子上有一處很明顯的裂紋,感覺包帶再磨一磨都快斷了,但賣家拍照時用束包帶的配件遮住了,根本看不見,而且這個包非常非常臟,成色也很差,很像從垃圾堆里找出來的。”林女士說,且不論包包真假,這么舊的成色讓她難以接受。
當(dāng)林女士找到賣家希望退貨時,賣家稱,貨品一旦售出就不能退還了,而且包上的裂紋并不影響使用,隨后直接拉黑了她。
“接近4000元的價格,雖然比原價便宜不少,但對于普通工薪族來說也不少。賣家遠在海外,投訴也找不到人,只能自己吃虧了。”林女士說,經(jīng)過此事,自己對二手平臺失去了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