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管理站 22名守閘人堅守16.7公里防洪堤
30年前,泉州晉江北岸的防洪堤為土石堤結構,堤岸上草木繁盛,那時的守閘人每天都生活在堤壩上,吃住都在簡陋的水閘工作間里,靠人工啟閉水閘,夏天常會遇到蛇和各類爬蟲。
2004年,我市啟動晉江河道堤防計算機自動化監(jiān)控管理系統(tǒng)建設,沿線水閘、旱閘實現(xiàn)遠程啟閉,水閘啟閉工作從堤壩上搬到市區(qū)的信息化管理房里。近日,記者來到管理房看到,三臺操控電腦一字排開,墻上掛著水閘、旱閘安全生產(chǎn)管理規(guī)定。按照安全生產(chǎn)管理細則,啟閉前要先檢查設備運轉是否正常,然后按警報系統(tǒng),通過視頻監(jiān)控查看水閘內外引港有無船只、人員作業(yè),再分三次,逐步啟閉水閘。此外,啟閉水閘時必須有兩人參加,一人負責操作,一人負責監(jiān)護,并做好開關記錄。
當下,泉州晉江下游堤防總長約16.7公里,共有水閘14座、旱閘23座。中心市區(qū)、東海、北峰、南堤等4個管理站的22名守閘人,多年如一日,重復著巡堤、水閘管養(yǎng)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第14號臺風“莫蘭蒂”與天文大潮交匯,造成了晉江水位暴漲至4.34米的警戒水位,金浦水閘水位高達8.1米。堤防守閘人在市防指的科學調度下,堅守一線,適時啟閉水閘,擋住晉江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