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時光 泉州客廳變大變靚 居民幸福感倍增

上世紀80年代的客廳流行鋪紅磚
      臺海網(wǎng)5月31日訊 據(jù)東南早報報道,這是我家,開門見客??蛷d是家的門面,也總是客人最先到的地方。40年時光,泉州人客廳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從無到有,從簡易裝修、功能單一,到如今多功能開發(fā)、追求品位,個中變化反映著百姓在物質(zhì)日益豐富之余,對生活品質(zhì)的追求與向往。
【講述】
從小公寓到大套房 客廳面積大了9倍
63歲的老王是一名退休干部,在市區(qū)金山小區(qū)有一套63平方米房子,是1985年單位分給他的。日前記者來到他的這套房子,這里仍保留著當年大致的模樣,推開門就是客廳,當中擺放了一塊小方桌,剩下只能容一人走動的過道,將桌子下的餐椅拉出,這里就成了餐廳。
客廳鋪的是紅色方磚,為方便清洗,老王在磚面上又刷了紅油漆。記者發(fā)現(xiàn)地板磚和天花板有明顯改動痕跡,老王解釋說,原本房子結(jié)構(gòu)是兩房一廳兩陽臺一衛(wèi)生間,客廳本有6平方米左右,但當時不夠住,就隔出約一半給兒子當臥室,只剩下3平方米了,“小區(qū)里很多人都這么做,地方小,也談不上怎么裝修”。
隨著生活越來越好,2006年,老王家買了第二套房,僅客廳就有30平方米,而且通向陽臺,采光非常好,裝修上也是非常講究,老王說,客廳的地板磚、沙發(fā)、電器等都是品牌的,不少還是進口的。
曾經(jīng)走廊來會客 新家客廳高大上
1984年出生的阿霞老家在惠安的鄉(xiāng)下,在她9歲時家里蓋起了石頭房,有四間臥室一條走廊,沒有客廳,過年過節(jié)有客人來都沒地方泡茶,就在走廊將就。阿霞說,在她上初中時,爸爸將其中一間臥室的門改成拱門,這個房間就成了客廳,但沒做其他裝飾,只擺上電視、簡易的沙發(fā)和茶幾,這個客廳一直用到2013年。
“后來鄰居都翻建房子,都是小洋樓,客廳很大,我家也翻建了,當時還上網(wǎng)查了很多資料,來確定房子要建什么風格。”阿霞說,以前一直沒有像樣的客廳,家人這回要求客廳一定要大。2013年,阿霞家的三層房子建好了,一樓設(shè)置了一個入門廳,真正的客廳在二樓,30多平方米,有兩扇大落地窗連著陽臺。“房子剛建好那年的春節(jié),年過五旬的父母坐在客廳邊看電視邊泡茶,感慨萬千。”阿霞說,在她小時候,農(nóng)村的房子都沒有真正的客廳,后來很多翻建或新建的房子就有客廳了,近些年來大家的客廳電視沙發(fā)是標配,電視背景墻、燈飾、茶具等也是很講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