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5月1日訊 據閩南網報道 4月29日,“溫陵記憶·泮宮味道”泉州古城匠藝市集暨非遺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在鯉城區(qū)金魚巷--泮宮口啟動開幕。據悉,該活動為鯉城區(qū)“古韻鯉城·文化之旅”系列活動之一。
主辦方領導與非遺傳承人合影
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為期三天,是由泉州市旅游發(fā)展委員會、鯉城區(qū)人民政府、泉州市古城辦主辦。活動旨在順應大眾旅游、全域旅游多樣化、個性化、品質化的需求趨勢,進一步推進古城的繁榮復興,打造屬于泉州古城的特有文化旅游IP,引進非遺活態(tài)展示,推進旅游深度文化體驗,開啟古城旅游體驗新模式。
微改造后的金魚巷煥然一新,別具一格。在對原有古厝、民宅的保護性修繕后,整條巷子囊括了包括海蠣殼水洗石、海蠣殼白灰粉刷、夯土墻、出磚入石等十幾種閩南古建筑傳統(tǒng)工藝,古韻非凡,為古城人文提供了最佳的展示空間。作為泉州古城街巷“微改造”典范,金魚巷還聚合了眾多傳統(tǒng)技藝。

火鼎公婆表演
啟動儀式現場,閩南傳統(tǒng)火鼎公婆表演,詼諧滑稽。黃雪玲木偶頭雕刻、傅草藝花燈、凌文彬竹編、連發(fā)錫鋪、曹淑貞彩扎花燈等數十個非遺項目進行集中展示,非遺老師們現場示范和講解制作的過程和技巧,為游客打造獨特的非遺旅游體驗模式。江加走木偶頭雕刻傳承人黃雪玲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泉州是一個擁有非常多傳統(tǒng)技藝、非遺項目和古早味的古城,這些文化、技藝和特色應該更好地被認知和承傳。此次古城匠藝市集活動,游客們可以體驗非遺項目,與傳承人進行互動,更能加深游客們對刺桐古城的了解。
活動現場,源和堂蜜餞、車橋頭文阿水丸湯、秉正堂石花膏、海絲金鳳元宵圓等眾多泉州名小吃也集體登場,讓游客們不僅可盡覽泉州非遺魅力的同時,也盡享了泉州特色的美食佳肴。

市民現場體驗非遺項目
“古城旅游開發(fā)遵循‘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魂留鄉(xiāng)愁’的原則。”泉州市旅發(fā)委、市古城辦主任李伯群表示,工程的設計理念是在保留古城原生態(tài)及民俗特色的同時,傳承文化并進行開發(fā),推出精品旅游線路,推廣“智慧旅游”。今后其他街巷的改造也將借鑒金魚巷微改造經驗。
原文標題:“溫陵記憶·泮宮味道”古城匠藝市集在泉州古城開幕
原文鏈接:http://www.mnw.cn/quanzhou/news/19874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