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 市民錯峰祭掃現(xiàn)小高峰
陵園工作人員提醒:文明祭掃,禁放煙花爆竹

一些市民趁著晴好天氣,提前祭掃。
臺海網(wǎng)4月3日訊 據(jù)東南早報報道,清明將至,剛過去的周末兩天,不少市民趁著晴好的天氣到皇跡山陵園掃墓,陵園迎來清明節(jié)前的一波祭掃小高峰。記者在陵園內(nèi)采訪時,墓區(qū)內(nèi)煙花爆竹聲此起彼伏,陵園工作人員提醒,園區(qū)內(nèi)很多地方有“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標志,希望廣大市民文明祭掃。
掃墓故事
三人合葬墓見證孝心
前日下午,43歲的黃先生帶著年邁的雙親,以及妻兒到皇跡山陵園掃墓。他們祭拜的是一個三人合葬墓,墓里安葬的是黃先生的爺爺奶奶和大伯。“我大伯是出了名的大孝子,他去世前留下遺愿,要求和我爺爺奶奶合葬在一起,讓他繼續(xù)行孝。”黃先生說,家族的人都深知他大伯的孝心,后輩都以他為榜樣。
“我爸爸年輕的時候去東北當兵,在東北娶了我媽媽,我是在東北出生的,10多歲才跟爸媽回到泉州。”黃先生說,他的爺爺奶奶生育了兒女11人,后輩再開枝散葉,家族比較大,“每年我們都會約著一起掃墓,避開高峰期,在清明節(jié)前一個周末來,祭拜完了再聚聚餐、聊聊家常”。
定居香港專程回泉掃墓
68歲的陳阿婆常年定居香港,每年回一次泉州,專程回來祭拜父親。昨日上午,記者在陵園里遇到了他們一家。“今年,在美國的妹妹因為有事沒辦法回來,缺席了,挺可惜的,不過她委托我們向先父請假了。”陳阿婆介紹,她的父親育有三女一兒,每年清明掃墓,在泉州的親人們都會等她回來,再一起祭拜。
“我父親在南音方面有較高的造詣,他在70多歲的時候因突發(fā)心肌梗塞過世了,十分可惜,更遺憾的是,我們后輩多數(shù)五音不全,沒人會唱南音,不然就可以在祭拜的時候唱給他聽了。”陳阿婆說,她的父親教導(dǎo)他們要與人為善、吃虧是福,他們謹記在心,并奉為家訓(xù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