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齊上菜
來泉游客感受家的溫暖
對于選擇出游過春節(jié)的人來說,沒有什么比住民宿更加有家的感覺了。熱情好客的老板,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動,讓游客體驗(yàn)到“賓至如歸”的溫馨。
昨日下午四點(diǎn),位于泉州西街一家民宿里,傳來陣陣歡笑聲。在院子里,一群來自浙江、河南、廣東的游客,正和民宿掌柜林隆森一起準(zhǔn)備年夜飯。海蠣煎、炸醋肉、五香卷、碗糕……為了讓外地游客嘗嘗地道的泉州菜,林隆森和工作人員拿出了看家手藝。在一旁,來自杭州的游客徐君忙著幫愛人切肉,夫妻倆準(zhǔn)備了一道江南菜——春筍燒臘肉,他告訴記者:“每年都會利用公休假陪孩子出去旅游,我們早在一個月前就預(yù)訂了這家民宿,去了這么多城市,我覺得泉州的紅磚厝建筑非常美,充滿了歷史滄桑感。”
到了下午五點(diǎn),來自廣東佛山的游客鄭嘉毅和女朋友率先做好了一道佛山菜——XO醬炒魷魚。他們農(nóng)歷臘月廿六就來到泉州,剛好趕上了開元寺“勤佛日”,當(dāng)天兩個戀人和本地人一起走進(jìn)開元寺,吃齋面祈求平安。
“很多地方的這種民俗已經(jīng)漸漸消失了,泉州還保存得很好,這趟旅游值了。”去年,他們是在成都過年,對比兩個城市,鄭嘉毅說:“兩個城市都比較悠閑,適合生活,雖然成都城市比較大,但我覺得泉州的年味更足,飲食口味更加適合我們南方人。”
“來泉州主要是為了感受閩南文化。”鄭嘉毅告訴記者,除了欣賞木偶劇等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這幾天他們還去了承天寺、開元寺等寺廟,感受最深的是泉州是個很包容的城市,比如不管是哪個寺廟,前門和后門都是向公眾開放而且免門票的。
晚上六點(diǎn),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圍坐在桌旁,擺上熱氣騰騰的飯菜,和主人家邊吃邊話家常;飯后,大家圍坐在院子里看春晚,出游在外體驗(yàn)了一番家的溫暖。
記者手記
不是不回家 而是家就在泉州
作為國家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改革開放以來有大量外地人前來泉州打拼創(chuàng)業(yè),大家都將他們稱為“新泉商”。因?yàn)楣ぷ麝P(guān)系,記者有幸結(jié)識了不少杰出代表,記得有一次活動,一位大哥和我用閩南話聊得甚歡,最后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他是江西人。
“您的閩南話說得太好了。”記者不禁夸贊。
“我來泉州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我在泉州的時間比你更長,是地道的泉州人。”對方開玩笑說。
春節(jié)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與家人團(tuán)圓是幾千年不變的主題。然而,許多“新泉商”選擇留在泉州過年,并不是不回家,而是因?yàn)榧揖驮谶@里,房子、家人、事業(yè)、朋友……他們已深深扎根泉州。目前駐泉異地商會有40家,“新泉商”為我市社會經(jīng)濟(jì)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xiàn),在此,真誠地祝他們:“新春快樂,闔家幸福!”
原文標(biāo)題:在泉州過年的外鄉(xiāng)人—— 年夜飯吃出了家的味道
原文鏈接:http://qz.fjsen.com/2018-02/16/content_20732997_all.htm#content_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