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才良見到失散多年的母親,撲通跪倒在地。
找到失散多年母親 兒子當場哭倒在地
23歲的四川內(nèi)江人朱才良沒有想到,5年的分離還能有團圓的一天。風塵仆仆從浙江趕到泉州市救助站時,他撲通一下跪倒在母親李召琴的身前。李召琴扶起眼前的兒子,兩人相擁痛哭。
李召琴患有智力障礙,5年前在浙江臺州失蹤。家人多年尋找,四處張貼尋人啟事,足跡遍布臺州大街小巷,還遠到南安水頭尋找,但一直沒有消息。
無數(shù)次夢中看到母親,朱才良流著淚醒來。尋母的道路,年少的他品嘗過太多艱辛。
一切那么艱難,一切又這樣的順利。今年1月22日深夜,李召琴在路人指引下進入泉州市救助站求助,救助站隨即將消息發(fā)至泉州公安尋親微信群平臺。很快,泉州市公安局指揮情報中心通過“人臉識別”系統(tǒng)比對,找到了她的家人。接到救助站藍站長的電話時,正在上班的朱才良哭倒在地。
1月24日,母子相見,一夜無眠。在救助站的宿舍里,朱才良為母親細細梳洗頭發(fā),這也是他這輩子第一次為母親洗頭。‘’
車禍后失去記憶 兩年后與親人重逢
2年多前,在鯉城常泰出了車禍后,貴州人何國桶從此記不起自己的身世。泉州市救助站只好先將他安置到養(yǎng)老機構(gòu)。自此,他與家人天各一方。
后來,尋親技術(shù)進步了,救助站采集了何國桶的信息,泉州市公安局指揮情報中心運用科技手段,確定了他的身份。
上月10日,何小弟早早來到泉州市救助站,與叔叔何國桶相認。“多虧了你們,我們親人才有團聚的一天。”何國桶激動萬分,依在侄女身邊。
“他失蹤那天是2015年9月30日。”何小弟清楚地記得,當時天下著大雨,住在隔壁的叔叔早上6點就不見了,而平時他一般七八點才去上班,這讓她有些憂慮。當天下午,老板打來電話告訴她,何國桶一天不見人影。她趕緊通知丈夫,發(fā)動親朋老鄉(xiāng)四處尋找,同時向警方報案。
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她和老公都沒心思上班,走遍泉州及周邊地區(qū)的大街小巷,到處尋找未果。“如果找不到(叔叔),對天上的爺爺奶奶也交代不過去,所幸有了民警和救助站的熱心幫忙。”
泉州男童流落江蘇 民警1小時幫助尋親
為走散到江蘇的永春男孩尋找到家人,是泉州市公安局指揮情報中心跨地區(qū)接力尋親的一個成功案例。
2017年9月2日,江蘇南通海門救助站收助了一個迷路男孩。被收助前,男孩在海門一個超市附近游蕩。男孩自稱姓林,8歲,來自福建泉州。11月23日,泉州市公安局110情報指揮中心民警通過“人臉識別”系統(tǒng)分析比對,1個小時內(nèi)就幫助男孩找到了永春的家人。
林先生接到消息后,當即趕到江蘇海門,將兒子接回。“我兒子已經(jīng)失蹤兩個多月了,找得快發(fā)瘋了。”男孩的父親林先生激動萬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