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黃任森說,由于年代久遠,現(xiàn)在尋親的人群年齡偏年輕化,對于輩分的了解也不是十分清楚,可能產生先輩名字與族譜中名字有所出入的現(xiàn)象,或多用諧音,可能將“全”誤作“泉”。
30年前爺爺和國內有書信往來
找到黃任森,就找到了黃珺宸的
“根”,說起來都這是緣分。因為,30年前,黃任森還幫黃金聲的后代親人,寫信到馬來西亞,寄給黃珺宸的爺爺黃全發(fā)。
60多歲的黃任森說,黃金聲當時住在碼頭鎮(zhèn)碼頭村舊街,在黃內祖厝后面與家人合建了一棟新房子。后來,這棟新房子便租給了別人。
“當時,碼頭鎮(zhèn)人少地多。清朝末年,黃金聲后來便帶著黃全發(fā),下南洋。而我手里的這本族譜剛好在1931年修編,黃亦柳這一系在黃全發(fā)后面的就沒有記載了。”黃任森說道。
上世紀80年代,應黃金聲在碼頭的后代親人所托,黃任森經常寫信寄給黃全發(fā)。“信紙應該是找不到了,但是信封還是有的。”昨日,黃任森說,寫信持續(xù)了幾年時間,后來便斷掉了。
“這也就是李良輝來我家,說要尋找馬來西亞黃全發(fā)時,我1秒便能找出來的原因。”黃任森笑著說道。
9月28日黃珺宸一家回國認祖
17日上午,李良輝再次來到黃任森家中,商討黃珺宸回國認祖事宜。“我們將制定詳細方案,接黃珺宸一家回南安,圓認祖歸宗之夢。”
同樣在當天,黃珺宸告訴記者說,他們已經買好了機票,9月28日從馬來西亞出發(fā)回南安。
他說,回南安時,他希望能夠和幫他尋根的愛心人見一面,表示感謝。
“找到先祖,我很激動,真的很激動”,尤其感激的是,南安有那么多關心他,幫助他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