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華人尋根構架泉籍海內外親人溝通橋梁
8月13日下午,展覽開幕儀式在吉隆坡馬華大廈舉行。馬來西亞華社文化藝術咨詢委員會主席周美芬、鄭和·朵云軒(馬六甲)藝術館館長黃文慶、馬六甲閩南書院秘書長準拿督文亞蘇局紳、中國事務委員劉博文、謝添宋博士等人出席。
開幕儀式上,周美芬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幾百年來,來自中國廣東、福建、海南等地的先輩先后來到馬來西亞,在這里繁衍生息,生活至今,仍然熱衷于中華文化的弘揚和繼承。她說,族譜的整理工作非常復雜,它不僅是資料的整理,還是精神文化的傳承,也是聯(lián)系海外華人與祖籍國中國的橋梁,非常有意義。希望馬來西亞文化工作者能與中國的相關機構合作,讓馬來西亞的華裔找到自己的祖籍地。
馬六甲鄭和·朵云軒藝術館館長黃文慶說,族譜是記載宗族世系的文書,也從家族史的角度記載姓氏族源、移徙播遷,反映了家族延續(xù)發(fā)展的軌跡,也折射了社會歷史的發(fā)展進程,非常珍貴。當天中午,羽壇名將李宗偉的哥哥李宗順特意從檳城驅車趕來參觀展覽,對泉州市僑聯(lián)幫自己尋根表示感謝,并表示追本溯源尋根尋親是很多華裔所需要的,希望此次展覽能到馬來西亞各個城市展出,幫助更多的人尋根。
為使觀眾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族譜文化及其歷史背景,展覽還展出了若干圖片和資料,形象地介紹泉州人文地理、風景名勝、族姓來源和傳統(tǒng)文化,以及泉州與馬來西亞共同的民間信仰、宗祠、寺廟等。據了解,本次族譜展開放式展示了歷史上移民馬來西亞的泉州各家族電子族譜和紙質族譜,觀眾可以直接查閱紙質族譜,也可在電腦上翻閱電子族譜。為便于觀眾進一步查詢有關移民馬來西亞的祖先及家族資料,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臺還推出了可供查詢的尋根數(shù)據庫,并提供現(xiàn)場尋根服務。來訪者提供開基祖姓名、昭穆、堂號、祖籍地或其他可供參考的資料,泉州市僑聯(lián)工作人員就能現(xiàn)場給予電腦查詢,并協(xié)助查閱相關譜牒文獻。若尋根信息不在數(shù)據庫內,來訪者也可將相關資料委托工作人員返泉后繼續(xù)查找,并留下聯(lián)系方式,以便日后反饋尋訪結果。
展覽期間,不少華裔小朋友前來參觀,傾聽工作人員由淺及深地介紹泉州人文地理、風景名勝、族姓來源和傳統(tǒng)文化,以及泉州與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共同的民間信仰、宗祠、寺廟等;在翻閱紙質族譜中學習一些簡單的族譜知識,了解祖輩的信息,探尋自己的根在哪里。
本次族譜展充分反映海內外泉籍鄉(xiāng)親血濃于水、手足情長的歷史情形,不僅為海外華裔尋根謁祖,同時也為泉州和馬來西亞兩地族譜交流提供一個良好的對接平臺,讓更多鄉(xiāng)親深入了解泉州、進一步聯(lián)絡鄉(xiāng)情鄉(xiāng)誼,促進兩地民間往來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