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
別只盯著“冰山一角” 忘了整座“冰山”
“留守兒童是社會問題,孩子沉迷手游也是社會問題,但很多家長、社會人士只看到、盯著表現(xiàn)出來的‘冰山一角’,卻不去思考隱藏在冰山下的是什么。孩子本身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問題在家庭方面。”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一泓老師分析說,網(wǎng)上流傳的爺孫對峙視頻,表現(xiàn)出來的是孩子沉迷手游、失去理智,細想?yún)s是其家庭親情關系的缺失等問題。
“不管是吸毒、賭博還是沉迷手游,都是一種成癮癥的表現(xiàn),它們會導致人格的缺失甚至六親不認。”一泓老師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電子時代,手機游戲只是提供了一個成癮的機制。“一個行為失當?shù)暮⒆?,是一個喪失自信的孩子。出現(xiàn)這類問題的,常常是家庭的親情關系有問題,父母與孩子平時溝通少,孩子缺少父母精神、情感方面的支持、撫慰,因此從另外一個缺口中尋找到依賴,在手游中找到歸屬感、認同感、價值感。”
“從視頻上我們可以看到,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痛苦、傷心、絕望,在他的理解里,可能爺爺奶奶給他錢,讓他打游戲,才代表著愛他。”一泓老師表示,家長需要用愛、用陪伴的方法來彌補愛的缺失,不能以犧牲家庭、犧牲孩子來獲得事業(yè)上的成功。
孩子迷戀手游,是為了獲取心理上的自由感和自我支配感,不少家長為了防止孩子沉溺,往往采取強硬手段,如沒收手機、限制外出,限制零花錢,甚至于打罵,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反而激發(fā)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連麗雙說,家長是孩子最早、最好的老師,在孩子的教育上,少用嘴巴管孩子,應以身作則,不想讓孩子沉迷手游,首先自己不要做“手機控”,“家長想讓孩子從虛擬世界抽身,得多花些時間陪孩子,多和他們互動,聊一聊學校發(fā)生的事情,聊一聊學習上的問題,多陪他們到戶外去,去爬山去游泳去公園玩。”連麗雙表示,當孩子從現(xiàn)實生活中獲得了榮譽感、滿足感、認同感,自然就會把手游放下。
教育部門
家長多陪孩子 讓他們知道賺錢不易
“不少大人已經(jīng)被手機‘綁架’了,就別再用同樣的方式,去‘綁架’我們的孩子。”泉州市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對于孩子不正確使用手機、過度沉迷手機游戲等情況,單靠學校的教育遠遠不夠,需要家長們也行動起來。“孩子的教育是三分天下的,家庭、學校和社會各負其責,缺一不可。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知識的鞏固等,都需要家長來配合,家長的陪伴是孩子成長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沉迷手游會對孩子造成知識、生理、心理的不良影響:游戲中錯誤的時空觀與學校所學形成沖突;長時間對著顯示屏、雙手頻繁操作影響孩子視力、頸椎;沉迷于虛擬世界的打斗帶來的成就感,不利于孩子成長。工作人員建議,學校應注重加強家校溝通配合,家長也應充分認識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配合學校教育工作,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為孩子營造健康成長環(huán)境。
另外,就小孩充值手機游戲的問題,工作人員提醒廣大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不要輕易就滿足孩子的要求,伸手要什么就立刻給什么,如此會形成不良習慣,導致不良的消費觀念;另外,多數(shù)小孩對金錢沒有概念,家長應該讓孩子了解錢、懂得錢,知道家人賺錢時付出的辛勤勞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