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女兒成為精神獨立、人品好的姑娘
“覺得女兒很不幸,很對不起女兒!”
發(fā)現(xiàn)剛出生的女兒雙腿有問題時,蔡素賢心疼又愧疚。
到處尋醫(yī)無果后,蔡素賢夫妻選擇直面現(xiàn)實:老公負責打拼養(yǎng)家,她專職在家照顧女兒。
女兒該上幼兒園了,蔡媽最初選擇在家自己教。“我害怕她去了,其他孩子覺得她不一樣都盯著她,怕她受傷。”是女兒的一個舉動擊醒了她的心,“當時我家旁邊是幼兒園,一到放學,丹薇就會爬到窗戶邊看他們”。
蔡爸蔡媽做過思想斗爭后,在女兒二年級時,最終決定讓她去學校上學,“我們也希望她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地上學”。
就這樣,蔡素賢開始了15年的陪讀生活。豐澤第一中心小學、初中泉州九中、高中泉州七中,每次選擇,蔡媽蔡爸都反復奔波,參考很多所學校后才做決定。
女兒上課,蔡媽在學校里等,下課回到她身邊,看要不要抱她去上廁所,或者其他需要。從小學到高中,除了特殊情況,蔡爸都會接送母女倆上下學。每天抱丹薇上上下下的,蔡媽的腰、腿、手都有一定損傷,“現(xiàn)在每天都會酸痛,只是有時比較嚴重,腰酸痛得爬不起來。”
但蔡媽始終對生活充滿感激。
小學的一位楊老師會在蔡爸沒空時,幫忙接送母女倆;泉州七中為了幫助蔡家母女,在過道搭了房間供丹薇休息,校長陳龍斌為了減輕蔡媽蔡爸每天抱丹薇上五樓的辛勞,特地把整個班級單獨調(diào)到三樓……
“遇到了很多好人,我們能一直堅持下來離不開他們的幫助,真的非常感謝!”
蔡媽從來沒想過讓女兒放棄學習,始終希望把她培養(yǎng)成人品好、精神獨立的人。蔡媽眼里,女兒乖巧懂事也很努力,為了少上廁所,她常不怎么敢喝水;上課很認真,小學老師說她可以只抄寫一遍,她堅持和其他同學一樣抄三遍。“看著孩子的付出和堅持,我們父母做的不算什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