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作 擔心被“挑剔”
和張欣一樣,全職媽媽劉婷也想快點經(jīng)濟獨立,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但就目前來看有些困難。”她說,自己之前試著去一家外貿(mào)公司做文員,但現(xiàn)在連文員崗位對英語也有一定的要求,而自己畢竟畢業(yè)多年,英語技能基本為零。“自身技能跟不上時代日新月異的變化,”她說,“我今年已經(jīng)33歲,與剛剛畢業(yè)的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相比,年紀偏大。不少用人單位對我們挺挑剔的,怕我們已經(jīng)沒有了年輕人的沖勁,在工作時對家庭過于牽掛,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原因篇】
針對全職媽媽的困擾,記者咨詢了相關(guān)專家。她們表示,導致這些困擾的主要原因是全職媽媽們過度疲勞,不被理解,心理壓力巨大,最終又無處排解,這些因素加劇了她們心理狀態(tài)的惡化。
社交圈狹窄
黃嬌瑜分析,全職媽媽社交圈狹窄,是造成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社交的缺失會使全職媽媽更多關(guān)注自己的情感有沒有被滿足,總是想要索取更多的關(guān)愛,一旦關(guān)愛缺失,就容易情緒失控。”她說,這種壓力與不良情緒會傳遞給丈夫與孩子,造成傷害,然后惡性循環(huán),對全職媽媽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
經(jīng)濟不獨立
黃嬌瑜表示,由于社交圈變小,全職媽媽的心理問題大多來源于家庭壓力。比如她們沒有收入,經(jīng)濟不獨立,需要依靠丈夫供養(yǎng),如果夫妻之間沒有充分的溝通理解,全職媽媽會有一種“討錢”的感覺。
其實,許多全職媽媽擁有高學歷,在當全職媽媽之前有一份很不錯的工作并且經(jīng)濟獨立。然而,辭職之后,她們感到無法實現(xiàn)自我價值,且缺少了收入來源,心理落差巨大,這也會讓她們感受到家庭地位的降低。
世俗觀念重
“現(xiàn)在的年輕女性大多是知識女性,有自己的想法,而長輩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較深,雙方的觀念存在差異,容易引發(fā)矛盾。”劉華楊介紹,傳統(tǒng)觀念認為母親就是要堅強隱忍、永遠無限付出,家里的所有成就都是出去辛勤工作的爸爸的,家人便忽視做家務、照顧孩子的媽媽也付出了許多勞動,也很辛苦。
情感需求多
劉華楊分析,女性相對于男性來說,在社會地位、子女教育、照顧老人等方面內(nèi)外壓力都高于男性。另外,女性在妊娠期、生育期、更年期等一系列特殊時期,都會面臨更多的生理與心理壓力。同時,女性心思細膩、敏感,對情感需求較多,一旦不被滿足,就容易積壓不良情緒甚至產(chǎn)生心理疾病。
社會關(guān)愛少
劉婷指出,全職媽媽大多脫離工作崗位時間太長,原有的工作技能和相關(guān)專業(yè)知識老化,再就業(yè)有一定困難。另外,女性當了媽媽以后,選擇工作的范圍變小,不再是想去哪就去哪,要考慮到孩子和家庭,比如工作的地方不能離家太遠、時間不能太長、上下班最好經(jīng)過孩子的幼兒園以便接送孩子等等。但目前,社會較少關(guān)注全職媽媽這個群體的各方面需求,全職媽媽們在求職時常會感到陌生與無助。
【建議篇】
再堅強的人也有脆弱的時候,很多不堪重壓的全職媽媽求助無門或羞于求助,長期生活在心理困惑與情感創(chuàng)傷之中。對此,記者采訪了心理學專家,為她們提供建議。
預留時間培養(yǎng)興趣愛好
“最重要的一點是,女性要學會愛自己,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人和被愛。”劉華楊說,全職媽媽不要一味地犧牲自我、將全部精力放在家庭上,也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丈夫身上。全職媽媽可以給自己預留一點時間和空間,如每天抽一點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培養(yǎng)一些興趣愛好,加強自我管理,比如每天堅持讀書看報、健身、做瑜伽、插花、畫畫、美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