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4月4日訊 據(jù)新華社報道,一場喪禮,3天宴席吃掉16萬元;一些殯葬商家巧立名目,甚至還燒“紙二奶”“紙品牌護膚品”等;一些“白事先生”殯葬服務一條龍,“想怎么玩兒怎么玩,包滿意”……
在一些地方,喪葬奢侈攀比的情況嚴重,一些殯葬從業(yè)者趁機誘導煽風,助推歪風借機斂財,導致很多家庭因喪致貧。這是記者近日在全國多地采訪了解到的。
辦個喪事花掉一家十年的收入
湖南邵陽的曾女士,被父親葬禮后的賬目嚇了一跳:前后花了40萬元,還不算買墓地的錢。而自己夫妻倆一年的收入,僅有4萬。由此算來,相當于一家十年的收入。
“我們姊妹五個,兒女多,就想著給父親辦一場體面點的葬禮,街坊鄰居都是熟人,辦簡陋了面子上也過不去。”曾女士說。
為了“面子”,這場葬禮便朝著她們想不到的陣勢擺開而去:3天流水席,一天3頓,每頓25桌坐得滿滿當當,“街坊鄰居認識不認識的都來了,我也分不清誰是誰的熟人,3天下來光宴請費用就花了16萬元。”
喪禮也得“高標準”,做法道士、樂隊、哭喪團隊一個不能少,甚至還在追悼會后請了演藝團隊表演。出殯那天,十余輛小車引著租來的3輛大巴車,車上有陣容龐大的古典、西洋樂隊,還有一車專門拉的是“群眾演員”,每名“演員”發(fā)一包煙、50元現(xiàn)金。曾女士說,從家里到殯儀館火化再到墓園,一路上幾十公里,“買了一整車的鞭炮,車上兩個專門放鞭炮的,一路上鞭炮不停”。
這場為街坊鄰居稱道的“大氣”喪禮,卻讓曾女士及姊妹們難以“舒心”。“攤到我一家,不吃不喝兩年才能存下這么多錢。”葬禮大大超出了承受能力,讓曾女士有些后悔,“很多錢沒必要花”。
目前,這種壯觀的送喪場面,不止在湖南發(fā)生。
記者日前在福建泉州永春縣看到,有支送葬隊伍沿著大街綿延數(shù)百米,浩浩蕩蕩。一隊數(shù)十人的西洋樂隊奏著喪曲,夾雜其后的是身著各色制服的八音隊、花圈隊、車鼓隊等。家屬跪在一家酒店門口答謝,花了半個多小時才送走隊伍。一些送葬群眾告訴記者,自己是被請來“游街”的,“幾個人湊一伙,游一次收費2000元,生意好時一天可以接3單。”
“閩南這邊好面子重禮儀,長的送葬隊伍有兩三公里,有時候鞭炮一路放?;旧希胀ㄈ嘶閱始奕⒅辽僖ㄒ欢f。”一位圍觀市民說:“雖然政府現(xiàn)在提倡婚喪喜慶簡辦,可風氣就是這樣,普通百姓承受不了也沒辦法。”
在河南南陽一些農村,喪葬大操大辦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位劉姓男士告訴記者,有些人把喪事當作攀比形式,辦起酒席來講排場、比闊氣,大肆鋪張浪費,村干部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辦個喪事……家屬都拖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