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收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拘捕令”,泉州市區(qū)的吳女士(化名)嚇得夠嗆,趕緊根據(jù)“檢察官”的指令,跑到銀行,想將所有的積蓄11萬元,轉(zhuǎn)到“安全賬戶”里。好在,銀行的工作人員把吳女士穩(wěn)住,一邊報了警。
趕到的豐澤公安分局泉秀派出所民警,花了大半個小時,苦口婆說的勸說,這才讓吳女士相信她遇到的是騙子,最終成功阻止吳女士向騙子匯款。讓人后怕的是,這11萬元,是吳女士當(dāng)洗碗工,一分一厘,省吃儉用多年這才攢下來的。
?銀行來了個婦女 硬是要匯款11萬
臺海網(wǎng)3月11日訊(泉州晚報記者廖培煌 通訊員潘曉芳 實習(xí)生徐秋霞 文/圖)10日下午5點左右,位于泉州市區(qū)萬達廣場江濱路一側(cè)的交通銀行,來了一名四十多歲的婦女。婦女稱要匯款,有11萬元之多。銀行工作人員注意到,當(dāng)天上午這名婦女剛到銀行開了戶。婦女神色緊張,似乎怕人知道些什么。銀行工作人員感覺有些異樣,但留意詢問她匯款的用途,婦女不愿意說,只是表示“存到我的賬戶里”??墒沁@個名字并非婦女的。而且奇怪的是,婦女的賬戶已經(jīng)開通了網(wǎng)銀,而聯(lián)系方式卻不是婦女的。“能否叫你的家人或者朋友來下,核對下你匯款的用途呢。”銀行工作人員好心問她??墒菋D女一再拒絕,“你們不用管那么多,趕緊幫我匯。”
謹(jǐn)慎的銀行工作人員撥打了110報案。接報的泉秀派出所民警施正協(xié)和同事立即趕到銀行。
到了銀行,施正協(xié)發(fā)現(xiàn),期間這名婦女接了2個電話,但都是躲到一邊,悄悄的說。而對于民警的詢問,婦女一直默不作聲性,只是一直催著銀行工作人員匯款。
?婦女要匯款 竟因收到“拘捕令”
從銀行工作人員那里了解完情況,施正協(xié)心中有了底,這很可能就是一個騙局。“公安機關(guān)和檢察院、法院不會電話辦案,更不會讓人到銀行匯款到什么安全賬戶。如果你有遇到這些,就是騙局。”施正協(xié)苦口婆說跟婦女解釋。婦女仍舊不吭聲。
大半個小時時間過去了,施正協(xié)不斷給婦女講法規(guī),還向婦女舉了一個又一個的案例。婦女有些半信半疑。“你是不是壞人,有沒有被追捕,我們的系統(tǒng)可以查得到的。”施正協(xié)表示可以讓婦女跟著到派出所查個究竟。
仍是將信將疑的婦女這才跟著回到派出所,到了派出所。施正協(xié)和同事們一一耐心解釋,婦女這才從包里掏出了兩張傳真紙。嗬,“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拘捕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最高人民檢察院強制性凍結(jié)執(zhí)行書”,上面還蓋著大大的印鑒。明顯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從名稱,到印章到行文,錯漏百出。
?好在及時勸阻 不然多年積蓄被騙
放松下來的婦女,對民警敞開了心扉。
原來,婦女姓吳,泉州人,53歲。前天,吳某接到一個電話,聲稱北京的“公安局警察”,“警察”告訴吳某,有人以她的名義涉及到一起經(jīng)濟案件,吃了回扣21萬元,因此吳某被拘捕。
過后,“檢察院”的人跟吳某聯(lián)系,要她接收拘捕的傳真。吳某收到兩個蓋著大大印章的“拘捕令”和“執(zhí)行書”,嚇得夠嗆。“檢察官”要求她不得跟任何人包括家人、泉州的公安透露,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即可以洗脫嫌疑,免得被抓。
這個套路并不復(fù)雜,媒體也多次報道過,警方也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進行宣教。但是吳某仍被騙得團團轉(zhuǎn),10日一大早,吳某就到銀行開了個戶頭,把賬戶名和密碼都告訴了“檢察官”。過后,吳某把存在其他銀行的定期取出來,連同找親戚朋友借的11萬元,下午5點左右來到銀行,想存到“檢察官”指定的“安全賬戶”。
據(jù)了解,吳女士月工資兩三千元。 “好在銀行工作人員和民警一再勸阻我,不然我所有的積蓄都被騙走了!”吳女士說,這筆錢是她多年當(dāng)洗碗工一分一厘攢下來的,真的被騙走了,她也不知道怎么面對家人。吳女士對民警千謝萬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