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鮮紅的刺桐,鋪滿了離別的路,歸來總是在深冬,思念是回憶的愁,在那座陰雨的小城里,我從未忘記你,泉州,帶不走的,只有你,和我在泉州的街頭走一走……”
-唱這首歌的正是畢業(yè)于仰恩大學的陳艷明,“我在仰恩念大學,在泉州度過了4年的時光,把泉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在我看來,泉州是一個現(xiàn)代和傳統(tǒng)并存的城市,有發(fā)展的一面,同時也能感受到一個古城的沉淀和濃濃的生活氣息;雖然不在泉州生活已有五六年了,但無論是街頭巷口的小商販,還是市區(qū)的開元寺,關帝廟,狀元街,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2010年從仰恩大學畢業(yè)后也在泉州工作過大半年,泉州人的熱情好客也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改編者:去年十月已改編好 主要考慮泉州特色和押韻
-繼趙雷的《成都》在各地涌現(xiàn)出本土版后,泉州版也“應運而生”。近日這個版本刷爆了泉州人的朋友圈。昨天下午,記者輾轉聯(lián)系上這個版本的改編者。
-這首引起泉州人共鳴的作品的改編者,是來自泉州晉江的陳進發(fā)。他說:“去年十月份這首歌剛出來時,我就已經(jīng)改編好了,不過我唱得不好聽。后來經(jīng)朋友介紹,才認識陳艷明,她曾經(jīng)是仰恩十佳歌手。”
-“泉州是個非常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押韻一定要考慮的,不然不好唱,改編的時候自己會在心里哼唱一下,然后結合泉州的特色,詞要結合意境。像這句:初春鮮紅的刺桐,鋪滿了離別的路。因為泉州很多人在外地做生意,每年過完春節(jié)出去,差不多刺桐花開的時候,歸來總是在深冬,思念是回憶的愁,一年出去一趟,回來都是冬天了。”陳進發(fā)對記者介紹。
-歌曲引起網(wǎng)友共鳴
-@九世頑童:真好聽,已經(jīng)轉成mp3了,收錄起來了!
-@悠悠我心:不錯不錯,很具有閩南特色。
-@七葉:超級好聽!力挺!
-@F‘S’WANG:如果用閩南語演唱,那更能體現(xiàn)我們的泉州情懷。
-@啦啦啦:好聽到爆有沒有!無論您身在泉州還是遠在他鄉(xiāng),希望這首歌能夠讓你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