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2月5日訊 據(jù)泉州晚報報道,860余歲的安海白塔自2014年部分塔檐坍塌后,修繕過程歷時兩年,11月18日,福建省文物局率隊就安平橋白塔修繕工程竣工驗收工作進行現(xiàn)場踏勘檢查,基本同意項目驗收。隨著白塔修繕工作的完成,12月6日,晉江安平橋景區(qū)開始迎接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檢查。如果申報成功,安平橋景區(qū)將繼五店市傳統(tǒng)街區(qū)之后,成為晉江市第二個國家4A級景區(qū)。
據(jù)悉,安平橋景區(qū)橫跨晉江安海和南安水頭,包括安平橋區(qū)域、三里街及周邊部分地區(qū),景區(qū)面積約144.8萬平方米。其中,“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泉州晚報記者 張曉明)

修繕:白塔從底到頂全面“治病”
2014年6月,白塔4樓的塔檐坍塌,將底下3層的塔檐砸落。2014年8月,有關部門多次組織專家對白塔進行“會診”。2014年9月,晉江文保部門向國家文物局提交白塔修繕申請報告,并邀請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同步編制白塔修繕方案。2015年1月,國家文物局對白塔維修正式立項,3月份獲福建省文物局批復。歷時一年多,白塔修繕工程中標單位確定,標志著白塔修繕將進入實質(zhì)性施工階段。2016年3月,安海白塔開始修繕,采取修舊如舊方式,工期預計4個月。
2016年8月16日,記者登上腳手架,近距離觀察修繕工作。據(jù)施工方負責人張明介紹,此次修繕,施工方對塔心木腐蝕,塔檐、瓦面坍塌,墻面脫落等問題進行了全面替換、修補,同時重建了塔剎,塔身因安裝燈具留下的釘眼,也重新回補。在塔身頂處,長草的地方因為根系長到塔內(nèi)部導致滲水,施工方在屋面瓦面重鋪時也進行了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