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1月17日訊 據(jù)東南早報報道 陌生來電,說出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還發(fā)來“逮捕令”,25歲的晉江安海姑娘小柯深陷詐騙連環(huán)套,找親戚朋友借款86萬元轉給詐騙分子的“安全賬號”。被威脅要保密,直到對方電話關機,小柯才意識到被騙。昨日,記者從晉江警方獲悉,目前該案正全力偵辦中。
(記者 吳水保)
“離派出所5分鐘,如去問問就好了”
“妹妹工作地點僅離安海派出所步行5分鐘,她如果去問問就好了。”昨日,談起妹妹被詐騙一事,柯二姐覺得妹妹防騙意識太淡薄了。
“詐騙分子犯罪成本低,導致詐騙案件時有發(fā)生。”回頭反思,柯二姐說,詐騙分子精心設計的騙局其實并不高明,就是設計一個圈套嚇唬人,再拿偽造的證件恐嚇,個人沒有足夠警惕容易被忽悠。“個人信息泄露太嚴重了。”柯二姐表示。
“騙子一談到錢,我們提高警惕,問問警察或家人,悲劇就不會發(fā)生了。”5年前,柯二姐的姐姐也是遇到電信詐騙被要求匯款,對方知道柯大姐銀行卡沒多少余額時,忽悠說可以信用卡套現(xiàn)。這時,柯大姐突然驚醒,給父母打電話,最終挽回了損失。
看到自己上了“執(zhí)行令” 嚇蒙了
11月7日11時40分許,在書店上班的小柯接到一個陌生來電,對方稱她有一個涉嫌違禁品的包裹,在上海被海關查扣,并提供了一個號碼讓其查詢“上海普陀區(qū)派出所”的報案電話趕緊報案。
小柯沒有寄送包裹不相信,但對方說出了她的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小柯停止爭論,被忽悠轉而與“張警官”通話,此時卻被告知涉嫌一起拐賣兒童案,涉案贓款200多萬元,將被調(diào)查本人及家人的銀行卡。
小柯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情節(jié)。隨后,“張警官”添加微信,發(fā)來一張由“上海檢察院”發(fā)出的“刑事逮捕凍結管收執(zhí)行命令”的法律文書。執(zhí)行令果然有自己的名字、身份證號、照片和鋼印,再被威脅說若泄密會被判刑或交罰金且牽連家人,小柯嚇蒙了,信以為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