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0月11日訊 據泉州網報道 古時稱百歲老人為“期頤”。碑石或志書等記載的古代在泉州的長壽者,有142歲、139歲、136歲……這是真的嗎?昨日是重陽節(jié),記者前往泉州市方志委、清凈寺等地,探尋歷史上的泉州人瑞。

《泉州府志》中關于陳文德的記載
珍貴志書記載百歲人瑞
在市方志委,記者見到了珍藏的清乾隆初刻版《泉州府志》。其中,“期壽”這一欄記載的泉州百歲老人,宋代1人、明代5人、清代16人(兩人為同安人,彼時屬泉州),也即府志里記載了22位泉州人瑞,若去掉同安的2人,則為20位。這20位人瑞中,男女比例為男子4人、女子16人。
志書中還提到,“優(yōu)禮百年”,凡有百歲之人,有司據實題請給銀建牌坊。男人百歲,牌坊上寫“昇平人瑞”;婦人百歲,標曰“貞壽之門”。
同時,修志之人還稱“舊志失于紀載,莫從稽查,就所知者指之……”也就意味著,這些數(shù)據還只是不完全統(tǒng)計。
施瑯的三兒媳活了百歲
市方志委常務副主任張惠評介紹,《泉州府志·期壽》中的百歲老人名單中,有一位明代安溪男子陳文德,活了136歲。“陳文德,安溪人,淳樸厚重,不邇聲色,壯歲艱于嗣,屆七十置妾,始生子,長齋奉佛,壽至一百三十六歲,鄉(xiāng)人祀之。”這應該是泉州本地人最高壽的記載了。
另外,宋代晉江人劉媼,活了103歲,有太守真德秀為建壽母坊。清代有一晉江人黃縉紳,活了104歲,大學士李光地曾贈送他牌匾。施瑯的三兒媳,即施世騮妻子黃氏,乾隆元年以節(jié)旌,屆二十七年,歷年百歲,紳士具呈請題建坊。
在泉州的最長壽者142歲
除志書外,還有碑石等記錄了來泉州的長壽者——
歷史上在泉州的長壽之最,莫過于142歲的夏不魯罕丁,他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而來,見證了古代刺桐城的繁華。他從元朝活到明朝,曾主持泉州清凈寺長達60年。鯉城百家姓之“夏”因他而來。旅行家伊本·白圖泰來刺桐港時還曾見過他。
清凈寺里如今還留有一方明代石碑,碑文上說:夏不魯罕丁到了一百二十歲時,還“博學有才德,精健如中年人”。
《世界名人長壽傳奇》收集了有據可考、有史可查的全世界范圍內的壽星,其中就有“142歲的伊斯蘭長老夏不魯罕丁”傳奇。
《清源山志》記載,明代黃文炤所撰的《九日山志》自序中提到明代有一琴師孔希島,來到泉州并葬于此,139歲歿?!赌习脖獭酚涗洠湃丈接幸环矫鞔贡涊d,孔希島“不知何許人”,在明正德嘉靖年間,往來泉州40余年,“身不加老”。而《安平志》記載,孔希島曾不遠千里,向晉江安海黃世雄學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