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拾荒 下4級臺階花3分鐘
每天下午1點到5點左右,是黃阿婆雷打不動外出撿塑料瓶的時間,即便下小雨,她穿著雨衣也要出門,只有大雨天才待在家里。為了出門,她得先在屋里坐上手搖式輪椅,女兒則幫她把木凳拿出來,到樓梯口時,她再從輪椅上慢慢站起來,利用木凳艱難下樓。
好在黃阿婆的家在一樓,下了4級臺階后,便能坐上放在樓下專門用來外出的輪椅。走下這4級臺階常人只需花費3秒,可她卻用了3分鐘。她得先從輪椅上站起來,轉(zhuǎn)身坐到木凳上,然后一手扶著樓梯的扶手,一手將木凳往下移動1級臺階,再慢慢坐上去,如此反復??刹⒉皇敲看味寄茼樌聵?,她也會跌倒,而這時候,女兒也沒辦法將她扶起,只能尋求路人的幫忙。
為了方便拾撿,黃阿婆在輪椅的兩側(cè)都系上大大的塑料袋,每天下午從學府路到南俊北拓、東街,沿途撿塑料瓶、紙皮等可以賣的廢品。“有很多好心人會特意把紙皮留給我,或者幫我把掉在地上的塑料瓶撿起來。”她說,有時候撿得多了,沒力氣將輪椅搖回來,附近的好心人會推她回家。
街坊幫忙 收集紙皮送上門
小陳說,看到母親這么辛苦,曾試著阻止她出門,卻沒有成功過。“因為我沒辦法去上班,只能買菜、做飯,做些家務,女兒在上學也需要照顧,一家人的花銷只能靠低保和撫恤金。”她說,母親一心想著要多賺一些,因此堅持出門。
雖然生活艱難,可黃阿婆的臉上始終帶著微笑。“我遇到很多好心人,已經(jīng)是很幸運了。”她說,外出時,常有些好心人會塞錢給她。她在樓下放了1個大紙皮箱用來裝塑料瓶、紙皮等,街坊鄰居如果有不要的東西,也會收集好后自己放到這個箱里。
梅峰社區(qū)婦聯(lián)干部了解到黃阿婆的情況后,經(jīng)常到家里慰問她,平常家里東西壞了,小區(qū)的管理人員也會主動過來維修。他們的幫助,為黃阿婆一家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溫暖。不善表達的黃阿婆說,她心里充滿了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