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志成在演示吹螺號

▲螺號當初就藏在閣樓上

▲劉先生展示其祖先去世時的誄書

臺海網3月1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郭冰德 文/圖) 海螺,在沿海一帶本是極常見的東西,但在泉州市海交館劉志成的家里,有兩個超大號海螺卻不簡單,不但有兩百年的歷史,而且是清軍的軍號?!拔母铩敝?,他家不少文物遭毀,所幸這兩個海螺因為一直放在閣樓里,才沒有被損壞。
劉先生稱,這么大的海螺如今很難見到了,曾經用作軍號的大海螺更加稀少,十分珍貴。
超大海螺 大人才能吹得響
昨日上午,導報記者在劉志成家里看到了這兩個海螺,外殼上呈紅褐色花紋,十分美觀。
經測量,兩只海螺長度均為33厘米;寬一個14厘米,一個13厘米多;直徑一個17厘米,一個則18厘米。兩個海螺基本完好,只是“螺嘴尖”壞了?!拔倚r玩的時候,還有銅嘴,后來被弄壞了。”劉志成介紹,當時銅嘴就裝在“螺嘴尖”上面,用力吹會有“嗚嗚”的聲音,不過,小孩子力氣小吹不響,只有大人才能吹響。
在兩個海螺上,還分別打有兩個均圓的小孔,“這是吊鏈用的,可以用繩子等把海螺穿起來,掛在墻頭或背在身上很方便。”劉志成解釋道。
清理雜物 閣樓上發(fā)現(xiàn)兩寶貝
“這兩個海螺在我家至少有兩百年歷史了,是我祖上傳下來的,至少在我曾祖父的時代就有。”年已六旬多的劉志成考了一輩子古,見過文物古董無數,但說到這兩件古董很有感情。他說,這是他小時候最喜歡玩的東西,前不久他在舊厝閣樓里清理雜物時,在樓角里發(fā)現(xiàn)了這兩個寶貝。
“我的曾祖父,甚至更早的先祖就在福建陸路提督所里任職,吃軍餉?!眲⒅境上壬贿叿稌x江府志》給導報記者看有關福建陸路提督所在泉州的記載,一邊介紹他的先祖及住所。
據《晉江府志》記載,“福建陸路提督軍門駐郡城(泉州),中營參將駐郡城,守備舊分防安溪,雍正八年改駐郡城。千總二員,一駐安溪,一駐郡城……”
“當時我家就住在提督所的附近?!眲⒅境蓪笥浾哒f,福建陸路提督所是清朝的軍事機構,地點就設在現(xiàn)在泉州中山公園附近,他家的祖厝當時也就在提督所附近,那兩個海螺就是其先人從軍隊里拿回家的,“估計已經壞了,帶回拿給小孩子玩,一代一代傳給了我?!?
“其實我家先人留下不少東西。除了海螺號,還有一個青銅燙斗,很漂亮,1958年,全國大煉鋼時代,我把它交給學校老師去煉銅了?!眲⒅境苫貞洠澳莾蓚€海螺號一直放在閣樓里,正因為束之高閣幾十年,才沒有被損壞?!?
祖?zhèn)髟t書 文革破四舊被焚毀
在采訪中,劉志成還拿出1952年他祖母去世時的誄書。據誄書記載:他的曾祖父劉朝陽(號毅齋)生于道光戊戌年(1838年),其祖父劉貽謀(號慎齋)生于同治己巳年(1869年)。
據介紹,劉志成曾祖父劉朝陽生前在福建陸路提督所里供職,屬世襲制。當時其父親劉天錫還保存有祖?zhèn)鞯氖酪u武職的詔書,因“文革”破四舊,其父親擔心害怕,把那份祖?zhèn)鞯脑t書燒掉了。
對于曾祖父曾在福建陸路提督所任職,劉志成還找到了其它的旁證資料,他曾在叔公和叔爺的墓碑上,看到“武德騎尉”的字樣,由此,他推斷曾祖父劉朝陽在福建陸路提督所里官職是武官?!拔以娓竸⒊栐诠饩w癸巳年(1893年)去世,墓修在晉江紫帽山上,是兵士用了近一個月時間開的,像建房子一樣,外面用三合土,很牢固?!眲⒅境赏扑愕?,“所以,就是我曾祖父拿回家的話,也是道光年間的東西,一代一代也傳了一兩百年,估計這兩個海螺號可能在我曾祖父之前就有了?!?
見證歷史 如此海螺已難見
“海螺號最早在原始人打仗時就在利用。”對于海螺號的軍事用處,劉志成表示,首次把海螺用于戰(zhàn)事的早在原始社會就開始了,并且首先用的是沿海地區(qū)。
海螺號也有漁民們用做相互召集,但歷史上,海螺號最常用的場合還是戰(zhàn)爭,其作用就像現(xiàn)代軍隊使用的軍號,作為起床、操練、沖鋒等作用。各個歷史時期海螺號都有用做軍事。
劉志成介紹說,據有關文獻記載,海螺號亦曾是清朝普遍使用的傳統(tǒng)軍事器物。努爾哈赤創(chuàng)建八旗軍,平日為民,戰(zhàn)時為兵,靠的就是海螺號來指揮調動。在后金和清初的戰(zhàn)爭中,海螺號則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清廷退位后,海螺號也退出了歷史舞臺?,F(xiàn)如今在沈陽故宮博物院也藏有這樣的海螺號,但那已是海螺作為軍號的歷史見證。
“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這么大的海螺如今很難見到了?!眲⒅境筛嬖V導報記者,在他們海交館古船展覽館里,也陳列著一個這么大的海螺,那是早些年從漁民家里收集到的,但那不是軍號,只是一只普通的大海螺作為漁船等聯(lián)系之用而已。
相關鏈接
乾隆賜統(tǒng)帥右旋螺
海螺有左旋右旋之分,與左旋螺相比,佛家更為推崇右旋法螺,右旋螺是佛門至寶。清乾隆在位時,六世班禪曾進貢乾隆一支右旋螺。據說渡江海者若供右旋螺于船頭,便會風平浪靜,因此右旋螺又被視為 “定風珠”。1786年,臺灣天地會起義反清,乾隆派大軍去平亂。出征前,乾隆把此螺賜給領兵統(tǒng)帥,期望能保佑大軍平安地渡海,順利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