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1月17日訊 據閩東日報報道 從霞浦縣城出發(fā),沿著蜿蜒的山路而上,來到霞浦縣崇儒畬族鄉(xiāng)上水村。和好友踏著青石路,聽一曲曼妙的畬音,品一口軟糯的糍粑,身邊的溪水潺潺而過,岸邊的芳草依依可人,逛到意趣盎然時和村里的非遺傳承人學做一頂畬族斗笠,把深秋的時光留在炊煙裊裊的黃昏里。
上水畬族村
崇儒畬族鄉(xiāng)上水村,原名水漕壟,后改名“上水”,取名自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特色古官道
上水畬族村位于霞浦縣崇儒鄉(xiāng)西北部山區(qū),海拔350多米,已有300多年歷史,是目前較為少見的純畬族村寨。上水畬族村有保存較為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尤其是原生態(tài)的石屋寨風格形成獨具特色的畬族村寨景觀,是傳統(tǒng)畬族村寨石文化的典型代表。
上水村民風古樸,畬族文化底蘊濃厚,村民至今保留著講畬語、唱畬歌、祭祀祖先等畬族傳統(tǒng)習俗,畬族花斗笠等竹編工藝也代代流傳。為傳承與發(fā)展畬族花斗笠等傳統(tǒng)技藝,村里唯一一位畬族花斗笠竹編工藝傳人——80歲的蘭興佺老人培養(yǎng)了10多個徒弟,村里還成立了主打“非遺”手工藝的畬族傳統(tǒng)工藝合作社和畬家美食的畬鳳農民合作社,為游客提供糍粑、畬家菅葉粽、烏米飯、花斗笠、畬族刺繡服裝等產品預約制作服務。據了解,目前,上水村畬族花斗笠、手工刺繡畬族服飾已被列入福建省“非遺”名錄,畬族菅葉粽、畬族糍粑獲評霞浦縣首批“非遺”名錄。
作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國傳統(tǒng)村落”,近年來,上水村立足畬村定位,因地制宜發(fā)展油茶、金銀花等農業(yè)項目,發(fā)展花斗笠、畬族服飾等傳統(tǒng)特色產業(yè),開辦畬族農民合作社傳承畬族刺繡等傳統(tǒng)技藝,打造畬族對歌臺、畬族文化展示館、體驗館等特色項目,持續(xù)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積極推進畬族文化傳承與保護,努力打造“中國最美畬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