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2月18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報道 寧德市近日正式印發(fā)《推進農村廁所改造及污水處理(2017-2020年)行動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在2020年前完成全市2134個建制村改廁改水任務,并與各縣(市、區(qū))簽訂了責任狀,把農村改廁改水列入各地績效考評。記者獲悉,該行動將投入6億元、用4年時間完成農村旱廁改水沖式廁所改造,使農村衛(wèi)生廁所普及率達到100%;因地制宜同步完成全市建制村的污水治理任務,使農村生活環(huán)境衛(wèi)生得到顯著改善。
近年來,寧德廣大農村群眾溫飽問題基本解決,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但由于對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農村廁所臟和臭的問題普遍存在,且未進行無害化處理的糞便成為傳染病流行的主要途徑。為探尋改廁改水的可行路徑,今年5月,寧德先期確定4個縣、14個村、945個農戶開展試點。
屏南縣代溪鎮(zhèn)恩洋村是試點村之一。記者近日來到村民王沛菊家,看到修葺一新的廁所。“以前全家人用旱廁,又臭又臟、蠅蚊亂飛。今年政府發(fā)動村民改廁所,還給補貼。我家不但改了廁所,還自愿配建了帶熱水器的淋浴房,現(xiàn)在的生活就像城里人一樣衛(wèi)生、舒心。”王沛菊說。
代溪鎮(zhèn)鎮(zhèn)長陳章銓告訴記者,恩洋村共投入改廁資金46萬元,新建改建戶廁89座、公廁4座,普及率達100%;鋪設污水管網3.11公里,實現(xiàn)管網覆蓋率達100%。同時,末端污水采用2個20噸的?;摶S池進行處理,處理過的尾水分別排放到荷花池和果園用于灌溉。群眾對改廁改水的滿意率達100%。
據(jù)測算,廁所改造每戶的成本費用約3000元,全市每年平均投入1.5億多元。為此,寧德提出,建立政府主導、村民參與、社會支持的投入機制,以縣(市、區(qū))投入為主,由財政資金按50%予以補助(即農戶出一半、財政補一半);寧德市級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獎補資金,重點向改廁改水推進力度大、成效明顯、群眾滿意度高的縣(市、區(qū))傾斜。對農村喪失勞動力、經濟困難的五保戶、低保戶、殘疾人等特殊人群,其改廁經費由財政資金予以兜底保障。工程按“集中連片、整村推進”的要求,分年實施,小的縣(市)一年完成25個建制村的改廁改水,大的縣(市)一年完成110個建制村的改廁改水,同時建立責任清單、問題清單、問責清單。
記者點評>>>
2014年12月和201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在江蘇、吉林調研考察時指出,解決好廁所問題在新農村建設中具有標志性意義。要來個“廁所革命”,讓農村群眾用上衛(wèi)生的廁所。
在寧德改廁改水試點村實地走訪中,記者屢屢聽到群眾對改廁改水這一政策的認同之語,深切地感受到“小”廁所牽系著的“大”民生。衡量新農村建設得好不好、美不美,較之村容村貌的“表”,廁所等建設的“里”更不可忽視。寧德全面打響農村“廁所革命”,恰恰體現(xiàn)了地方黨委、政府對于群眾點滴的關懷。改廁改水,不僅是一項改善農村人居環(huán)境、提升農民生活品質、促進鄉(xiāng)村文明的民生工程、富美工程,更是實現(xiàn)百姓富、生態(tài)美的重要舉措,對倡導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