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崳山島風光旖旎,海盜寶藏的傳說更為它添加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臺海網6月3日訊 據福建人雜志報道,“海盜的寶藏”是千百年來人類海洋文化中一個經久不衰,且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一張神秘的藏寶圖,一句海盜頭子臨刑前的遺言,都能把無數冒險者的思緒引向碧波浩蕩的茫茫大海。
然而在許多人的眼中,這種傳奇與歷險似乎只存在于西方的諸多海盜故事里?!督疸y島》和《加勒比海盜》里的故事和人物,幾乎成了海盜寶藏故事的標準形象。殊不知,在中國歷史上,海盜們在大海上掀起的風云叱咤,遠遠超過你的想象。這其中,清朝嘉慶年間的福建同安人蔡牽,就留下了“輝煌”的海盜經歷,和神秘的寶藏傳說。
《福鼎縣志》民國35年(1946年)一欄,有這么一段記載:“……日本逃亡戰(zhàn)犯巖田幸雄,化名蔡德海,經國民黨福建省政府主席劉建緒同意,取得崳山島開發(fā)權。翌年,巖田幸雄被捕押遣回日本。”
而這位巖田幸雄在返回日本之后,卻出版了一本回憶錄,題目叫《一個海盜的自述》。在回憶錄中,他明確地寫到了蔡牽的事跡以及蔡牽在崳山島藏寶的故事與歌謠。對于一個取得島嶼開發(fā)權的日本人來說,對于當地傳說了如指掌,不能不讓人對他產生疑心。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傳說吸引了他在日本戰(zhàn)敗之后,居然不還鄉(xiāng),反而留在福建的一個小島上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得先認識一下蔡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