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7月31日訊 據(jù)南平廣播電視臺新武夷報道 7月30日上午8點,在福建省腫瘤醫(yī)院血液內(nèi)科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nèi),一場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由此開始,21歲的武夷學院大學生周鈺源無償?shù)鼐璜I了219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為一名血液病患兒帶去生命的希望,成為南平市首例在校大學生暨全市第15例、武夷山市首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南平市最年輕的捐獻者。
1999年出生的周鈺源是福州閩侯人,武夷學院二級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yè)大三學生,擔任過學院學習部部長、班級學習委員,是一名品學兼優(yōu)、熱情開朗的帥氣男孩。2017年10月,他在學校獻血時,看到學院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在宣傳關于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知識,受到感染的周鈺源,立即申請加入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志愿者,并在當天配合完成血樣采集和登記入庫工作。今年4月,他接到南平市紅十字會電話,得知自己與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相合,他覺得自己很幸運,能挽救一個生命,毅然決定捐獻。 為了消除父母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顧慮,他上網(wǎng)查詢相關資料,向父母講解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相關事宜,告訴他們自己不能見死不救,經(jīng)過溝通后,父母同意并支持兒子完成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他人生命的意愿。
▲入院儀式合影
經(jīng)過高分辨配型和體檢之后。7月26日,周鈺源在武夷山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前往福州,在省腫瘤醫(yī)院打了四天動員劑,30日采集,周鈺源的家人、朋友來了,“住院這幾天我每天都要和他聯(lián)系,本來前幾天就想過來,然后他一直說沒什么問題。之前就是怕會對他的身體健康產(chǎn)生影響,今天來了之后看到他的狀態(tài)蠻好的,我也放心了。”周鈺源媽媽李炎花輕聲說道。
▲護士為周鈺源打動員劑
在大家的陪伴下,周鈺源順利完成了造血干細胞采集,福建省紅十字會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為他頒發(fā)了榮譽證書,同時接過了一封患者家屬寫給他的信。他和家人一起讀了這封信,讀完后,家人和周鈺源都認為捐獻的做法是對的,很有意義,用血液挽救一個生命,更挽救了一家人。
▲周鈺源完成造血干細胞采集親人合影
“其實對我來說捐獻造血干細胞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但對被救助的人來說確是活下去的希望。如果每個人都懷著一份善意,那我們的社會肯定就會更加的溫暖、有愛。同時我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青年主力軍更是應該樹立社會的責任與擔當,希望通過自己能給更多的學弟學妹做一個宣傳的榜樣。”周鈺源微笑地說。
當天下午,從周鈺源體內(nèi)采集的造血干細胞被立即送往重慶。他成為福建省第265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周鈺源的榮譽證書
▲接受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的感謝信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治療白血病的最有效手段, 捐獻造血干細胞既沒有危險,也不會減弱捐獻者的免疫和造血功能。但對白血病人來說,卻是重獲生命和健康的希望。
讓我們?yōu)檫@個優(yōu)秀的小伙子點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