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7月7日訊 據(jù)閩北日報報道 6日,南平市政和縣星溪鄉(xiāng)梅坡村村民曾立強到楊梅林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示范片,巡視赤皮青岡、杉木等針闊混交林病蟲害防治情況。他說,再過幾天工人就要上山進行森林扶育鋤草作業(yè)。
楊梅林之前是荒山禿嶺,水土流失嚴重。在曾立強管護下,現(xiàn)在樹木繁盛、綠意盎然。這一改變源于政和縣水利局在此試點治理水土流失項目。2019年4月,該縣公開招投標,由個體戶承包山地,進行補植赤皮青岡、杉木等針闊混交林,以減少水土流失。據(jù)介紹,這一項目對種植株數(shù)、苗木規(guī)格、種植方式、管護措施等方面有明確要求。當年12月份,個體承包戶就完成了林地綠化全覆蓋。
“試點項目共60畝林地,涉及6戶人家,他們只需提供林地,補植的苗木由曾立強等承包方負責提供,回報按四六分成,6戶人家占四成、承包方占六成。“這一投資回收期雖長,但收益很穩(wěn)定。”縣水利局水土保持辦主任薛盛明表示,植樹造林能夠優(yōu)化樹種組成,改良林分結構,同時提高水土流失地治理能力,一舉多得。
據(jù)了解,政和縣現(xiàn)有水土流失斑4萬多塊,數(shù)量多、且較為分散,該縣計劃在全縣范圍內(nèi)推廣梅坡村楊梅林水土流失治理方式。
2012年以來,政和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先后建成鎮(zhèn)前連坑、嶺腰高山等30多個水土流失治理項目,并通過改坡造地、封山植樹、修建攔沙壩、清淤河道等一系列“治山治水”工程,累計治理水土流失29.55萬畝,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來源:閩北日報 文/徐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