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9月21日訊 據(jù)閩北日報報道(湯文娟 曾興冰 施孿寧) “人民法官為人民,要做一名稱職的法官,就應當不枉不縱,無私無畏,一身正氣。”延平區(qū)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鄭世文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從事刑事審判工作20年,鄭世文始終勤勉敬業(yè),忘我工作。2014年6月,鄭世文主審一起被告人數(shù)達76名的特大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該案卷宗達100余卷,疊起來足足有3米多高,涉案人員遍及25個省、市、自治區(qū),是福建省被告人人數(shù)最多、涉及面最廣的一起刑事案件。
“該案作案時間跨度長,案情異常錯綜復雜,社會關注度高,挑戰(zhàn)難以想象。”鄭世文回憶,在準備庭審的那幾個月,他每天工作時長達13個小時以上,將辦公室當作家,夜以繼日,挑燈奮戰(zhàn)。由于準備充分,原計劃一周的庭審任務僅用了兩天半完成。鄭世文審理該案的閱卷筆記近10萬字,所撰寫的判決書厚達130多頁。最終該案4人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12人被判處5到10年有期徒刑,有力地打擊了傳銷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取得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
對待案件,一絲不茍,對待當事人,一片赤誠。鄭世文心里始終裝滿了案件,卻唯獨沒有自己。由于長期超負荷工作,身體透支,今年3月底,鄭世文持續(xù)感冒多日,引發(fā)急性會厭炎。“作為人民法官,就要讓人民信任,不能隨意取消開庭。”強忍著病痛,鄭世文用沙啞的聲音堅持開庭,在連續(xù)兩個庭審結束后,他才匆匆趕到醫(yī)院,因病情嚴重,他被醫(yī)生直接送進了ICU治療。
堅守初心,鄭世文用手中的法槌一次次敲響公平與正義的最強音。據(jù)了解,自2013年擔任延平區(qū)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以來,鄭世文審結案件500余件,任審判長的案件1000余件,簽發(fā)各類裁判文書3000余件。他辦理的刑事案件數(shù)量和質量均居全市刑事法官之首。
刑事審判經(jīng)常會附帶民事賠償。在鄭世文看來,要想取得更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刑事法官就不能孤立地看待刑事案件,而應該注重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tǒng)一,鐵面無私,公正司法外,努力修復社會關系,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向人民傳遞法律的溫度是刑事法官義不容辭的責任。
2011年,鄭世文主審的被告人吳某盛等人非法制造爆炸物致人死亡一案,在庭前調查走訪時查明三被告人家貧如洗,被害人是家中的獨生子,年逾六旬的失獨老人陳大娘不僅要承受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痛苦,還有可能在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后,面臨被告人無財產(chǎn)可供執(zhí)行的困境。
“辦好案,案結只是逗號,事了也僅僅是分號,人和才是完美的句號。”鄭世文多次深入被告人家中,與被告人所在地的村委會、綜治部門聯(lián)系,邀請他們共同對三被告人家屬釋法喻理,動之以情,直至被告人家屬被打動,舉債籌措到賠償款19萬元,陳大娘的心靈得到了慰藉,生活也有了基本保障,最終陳大娘出具了諒解書,三被告人得到輕判,很快重返社會照顧家庭。審判職能的延伸使得一個案件同時挽救了四個家庭。
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從事刑事審判工作以來,鄭世文先后獲得“全國法院刑事審判工作先進個人”“全國法院辦案標兵”“全國法院黨建工作先進個人”“全國優(yōu)秀法官”等榮譽,繼去年榮獲“全省先進工作者”榮譽后,今年9月,他又榮獲全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榮譽。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法官,在審結一個案件后,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滿意認可遠比獲獎更有成就感。”鄭世文表示,將繼續(x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讓所辦的案件成為經(jīng)得起時間和法律檢驗的“鐵案”,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