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大靖穿安踏裝備,奪得平昌冬奧會男子短道500米冠軍
以消費者為導向,推進品牌全面升級
圍繞消費者需求升級,整合資源,安踏創(chuàng)造更多的消費者價值。2017年安踏關注“中產階級”消費群體,關注年輕消費者,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動帶動品牌升級。
年報顯示,安踏在美國、日本和韓國分別成立或加強了三大設計中心,從產品設計、面料選擇及運動科技的應用都緊跟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讓安踏品牌更具“高值感”。推出A-Livefoam 和A-Flashfoam的新鞋科技爆品,以及安踏在籃球、跑步、綜訓等領域通過產品設計及體育明星如張繼科、陳盆濱等的帶動,推動了產品向年輕化和高值感升級。2017年,安踏會員總數突破了1000萬。
據悉,安踏在進一步鞏固傳統(tǒng)銷售渠道的同時,快速提升購物中心及百貨商店的店鋪占比,2017年安踏八代店賣場超1100家,為消費者帶來截然不同的消費體驗。組織開展克萊·湯普森的“要瘋”的營銷活動,全面利用了在線和線下渠道以開創(chuàng)品牌美譽度并帶來業(yè)務上的增長。安踏KT3限量版籃球鞋成為籃球愛好者排隊一搶而空,售價人民幣999元的KT3在網上售價達到近6000元,成為爆品。
安踏集團電商成為集團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也引領了安踏在“新零售”領域關于“人貨場”的新探索。在2017年“雙11”電商大戰(zhàn)中,安踏以近人民幣7億元的成績刷新了中國運動品牌的電商紀錄。安踏在電商上的產品設計、采購及跨界合作等等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線上線下融合的“電商業(yè)務模式”,帶來了電商業(yè)務的快速成長;在線上業(yè)務增長的同時,也帶動了線下業(yè)務參與營銷。同時,加快供應鏈上的布局,安踏深化了“快反模式”,快速滿足消費需求的變化。
貫徹“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戰(zhàn)略
2017年,安踏持續(xù)完善多品牌矩陣布局。期內收購了香港著名童裝品牌小笑牛,開啟兒童體育用品市場的多品牌戰(zhàn)略。安踏集團已擁有安踏、安踏兒童、斐樂、斐樂兒童、迪桑特、斯潘迪、可隆等眾多品牌。
安踏集團旗下多個新品牌成為了市場的新貴。斐樂推出的一系列跨界產品,不僅拓展了產品組合,更受到消費者的如潮好評;迪桑特在成立第一年就進入了包括北京SKP、上海環(huán)貿廣場等十幾個頂級的商場和購物中心,現有門店64家;新品牌斯潘迪、可隆及小笑牛也成為多品牌矩陣當中的新增長點,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品牌重新定位已經開始。
去年9月,安踏成為北京2022冬季奧運會與冬季殘奧會官方體育服裝合作伙伴,連續(xù)十六年攜手奧運,更成為首個贊助本土奧運賽事的中國運動品牌,也把安踏帶入新的業(yè)務藍海“白色冰雪運動”市場。在北京冬奧會周期內,冰雪運動的參與人數將由目前不到2000萬人增加至3億人。安踏在2017年推出了適合大眾冰雪運動的滑雪裝備,并在剛剛結束的平昌冬奧會上廣受好評,強了安踏品牌在市場上的號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