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 消失的水仙花牌冰箱

通用電器總廠的配電房,曾是漳州最完備的配電房,如今已出租作倉庫。
名聲在外的水仙花牌冰箱,也吸引了同業(yè)者的目光。上世紀80年代初,日后聲名鵲起的廣東品牌容聲冰箱專門派技術團隊赴漳州通用廠參觀考察。
在這之后,二者的發(fā)展路徑卻截然不同。一個異軍突起,躋身冰箱業(yè)“四大家族”之列;一個經營艱難,逐漸歸于沉寂。
1996年退休前,楊俊杰見證了那段經營困難的日子。工廠首先面臨的困境是資金短缺。“家電產業(yè)講究規(guī)模效應,我們廠的自有資金只有約40萬元,只能依賴銀行貸款,年產量最多才6萬臺,無力與大廠商抗衡。”在最困難的時候,漳州市領導曾經帶著通用廠負責人去銀行“要錢”,卻遭遇“踢皮球”。雪上加霜的是,當時市場混亂,不少客戶大量拖欠冰箱貨款,進一步加劇了資金壓力。同時,技術創(chuàng)新的裹足不前,也加快了水仙花牌冰箱退出歷史舞臺的腳步。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家用冰箱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國內有競爭力的冰箱品牌增加至70多個。1993年前后,水仙花牌冰箱停產。
當地也曾試圖保住這塊招牌。1998年,漳州市發(fā)布《漳州市國有工業(yè)企業(yè)三年改革和擺脫困境的實施意見》,其基本思路是“小型企業(yè)全面放開,混合型經濟基本形成,健全扶持中小企業(yè)發(fā)展的服務體系”。但這份意見并未幫助通用廠擺脫困境。不久后,還未來得及改制,漳州通用廠便關停。
“民營企業(yè)崛起,外來資本涌入,面對低價競爭以及更加靈活的體制,老民族家電品牌普遍無法適應,自然被擠出市場。”楊俊杰說,“資金短缺的背后,是國營企業(yè)的體制落后。”楊俊杰對老品牌重回市場不抱期望,但他希望,消失的水仙花牌冰箱,能夠對當下有所啟示。正如王和貴所言:“為什么進入90年代后,水仙花牌電冰箱在市場上消失?值得深思,亟待總結經驗教訓,以示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