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龍舟,繞不開水。福建自古水系發(fā)達,其中,連山接海的閩江像一把扇子,將支流伸展于閩西北山區(qū),這為福建龍舟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先天優(yōu)勢。
“自古龍舟日競渡,獨有三溪夜賽航”。三溪村位于福州長樂區(qū),因潼溪、南溪、北溪匯集于此得名。夜賽龍舟是三溪村獨特的民俗,已沿襲600多年。當?shù)乩弦惠吶烁嬖V記者,端午忙夏耕,百姓白天忙農(nóng)事,日落才得閑,所以大伙傍晚一收工就趁著暮色挑燈競渡,這種風俗一直保留至今。
現(xiàn)如今,三溪夜賽龍舟已經(jīng)成為遠近聞名的盛會。每逢端午,出門在外的鄉(xiāng)親們會紛紛趕回村子,拉上兒時的玩伴組成龍舟隊,在燈火通明的江面上馭舟飛馳,加上遠道而來的游客,熱鬧非凡。
6月6日晚,三溪村的“龍舟狂歡”再次到來。記者看到,村里布置了五顏六色的燈光,溪兩岸及石橋上圍滿了人,數(shù)十條龍舟陸續(xù)出現(xiàn)在溪中,每條龍舟配備鼓手、舵手各1人,劃手24人。“龍頭一碰水,順風又順水;龍尾一落地,事事都如意。”賽前,鼓手與劃手一唱一和,喊出了龍舟順口溜。隨后,只聽“喝”的一聲,鼓手把錘舉在半空,劃手低頭,身呈弓狀,一只手握著槳柄,一只手握著槳把,槳半入水中,所有人蓄勢待發(fā)。

人們在福州市長樂區(qū)三溪村穿村而過的小溪中劃龍舟(2023年6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一時間,隨著鼓聲、鑼聲響起,數(shù)十槳同時在水面上劃出一道弧線,水花激濺,兩岸此起彼伏的吆喝聲、歡呼聲,響徹村莊。“絲滑”過彎、快速急剎、甩尾漂移……伴隨萬家燈火,龍舟勾勒出連綿不絕的流光溢彩。
“村里有一百多條龍舟,今年下水的有三四十條。”三溪村黨委書記潘銀官介紹,三溪夜賽龍舟不以競技出彩,大家本著團結(jié)、和諧、友誼的龍舟精神來拉近彼此的距離,祈盼端午安康、風調(diào)雨順。
如果說夜賽龍舟寄托鄉(xiāng)愁,那海上龍舟則是上演水上“速度與激情”。6月5日上午,2024年晉江(深滬)海上龍舟公開賽在晉江市深滬鎮(zhèn)開賽。時隔近半個世紀,龍舟賽重回深滬這片海。包括哈薩克斯坦、新加坡在內(nèi)的12支龍舟隊乘風破浪、奮楫競渡。
“深圳龍協(xié)跟深滬隊咬得好緊!”
“深滬隊加油,馬上到終點了!”
……
500米直道賽的決賽扣人心弦,率先沖過終點線的是深滬龍舟隊的船頭,岸上的觀眾狂呼:“深滬隊!”

6月5日,參賽選手們在福建晉江深滬鎮(zhèn)海域賽龍舟。新華社發(fā)(劉翼攝)
“愛拼,敢拼,才會贏!”奪得冠軍后,晉江市深滬鎮(zhèn)龍舟代表隊領隊陳芳佳激動不已,他告訴記者,平時隊伍都是在湖面訓練,但海水的密度會更大,浮力會更高,劃槳會更重,而且船頭會翹得比較高,阻力隨之變大,是家鄉(xiāng)的主場優(yōu)勢讓他們贏得比賽。
12支隊伍中,新加坡SG龍舟隊隊員平均年齡63歲,是所有參賽隊伍中平均年齡最大的。“還不錯!享受比賽就是我們最滿意的結(jié)果。”新加坡SG龍舟隊領隊葉福財說,隊員們都是華裔,回到家鄉(xiāng)比賽感覺很高興,端午賽龍舟就是一代又一代人傳下去。
“無龍舟,不端午”,從古時祭祀祈福的民俗活動,到如今的休閑運動、群眾賽事,從閩南到閩北,從閩東到閩西,龍舟這項古老的運動,連接著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在八閩大地年復一年的劈波斬浪中完成與時代的對話,實現(xiàn)了文化的延續(xù)……(來源:新華社 記者周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