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3月5日訊 據福州日報報道 3月5日,福建省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新聞發(fā)布會在福州舉行,并對“十三五”期間福建省社會救助工作成效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近期印發(fā)的《福建省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實施方案》有關情況進行介紹。
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福建全省84個縣(市、區(qū))的農村低保標準從2017年底開始全部達到或超過省定扶貧標準,13.39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兜底保障范圍。對符合退保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一律給予12個月漸退期,支持其穩(wěn)定脫貧。主動跟進落實救助幫扶政策,有效防止7294戶23994名脫貧不穩(wěn)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返貧致貧。在全國率先出臺加強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保障工作實施意見并將9088名兒童納入保障范圍,建立健全殘疾人“兩項補貼”動態(tài)調整機制,惠及殘疾人近70萬。
全省城鄉(xiāng)低保平均標準達到每人每年8260元,比“十二五”末分別增長44%和143%。特困供養(yǎng)標準與低保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相掛鉤,特困人員平均供養(yǎng)水平達到每人每年14853元,比“十二五”末增長123%。“十三五”期間各級財政累計發(fā)放基本生活救助資金161.4億元,比“十二五”期間增加47%。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51.56萬人納入低保、6.84萬人納入特困供養(yǎng),“十三五”期間累計實施臨時救助72.25萬人次。
同時,會上還介紹了《福建省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實施方案》基本情況?!秾嵤┓桨浮芬越y籌救助資源、增強兜底功能、提升服務能力為重點,明確提出了近期和長遠兩個目標:第一個目標,用2年左右時間,建立健全分層分類、城鄉(xiāng)統籌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第二個目標,到2035年,實現社會救助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密實牢靠的總體目標。
《實施方案》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總體要求,提出新時代福建省社會救助發(fā)展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和總體目標。第二部分是重點任務,分別從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ǎng)制度、急難社會救助及教育、醫(yī)療、住房、就業(yè)等專項救助制度共17個方面提出一系列具體改革任務。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從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實施基層社會救助能力提升工程等方面明確落實《實施方案》的保障措施。(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