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寶石鎏金包銀漆盒

動物形玉佩
遼墓十室九空
從兩人合葬墓奢華的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出契丹民族對黃金的喜愛。出土的黃金冠飾延續(xù)了北方游牧民族尚金的習(xí)俗,這也是遼代墓葬“十室九空”的原因所在。公主和駙馬墓完整且未被盜掘,因而更顯珍貴。
金花銀在隨葬品中的大量使用,也是契丹文化的特色。金花銀是一種唐代興盛起來的在器物紋飾部分進行鎏金的工藝。遼承唐制,金花銀工藝在契丹貴族墓葬的陪葬品中廣泛運用,沒有不使用金花銀的。陳國公主墓中除了金花銀的靴子,還有很多生活用器都用到了金花銀的工藝。
陳國公主墓中還出土了大量琥珀,3000多件陪葬品中僅琥珀制品就有2100件,這是契丹風俗的映射。在契丹文化中,琥珀被當成佛血,是契丹族深受佛教影響的特征之一,遺憾的是這次沒有展出。
劫后依然驚艷
耶律羽之墓葬入選“1992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雖被盜擾、洗劫,慶幸的是盜墓賊不夠“專業(yè)”。盡管墓葬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如彩棺壁畫被破壞殆盡,但仍保留著大量精美絕倫的文物遺存,主要有金銀器、銅器、鐵器、陶瓷器、絲織品、車馬器、木器,以及玉、瑪瑙、玻璃、水晶、琥珀飾件等。
這些器物件件堪稱精品。陳國公主是一個沒有實權(quán)的貴族,但墓中出土的金器總重量達到1700多克,銀器則是達到1萬多克。耶律羽之墓葬被盜墓賊竊走的金銀器,應(yīng)該更為不菲。
《契丹國志·族姓原始》稱:“契丹部族,本無姓氏,唯以各所居地名呼之。”開國后,皇族以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出生地著姓,原大賀氏、遙輦氏的契丹人,也以耶律為姓。據(jù)《新五代史·契丹傳》記載,阿保機“稱皇帝,自號天皇王,以其所居橫賬地名為姓,曰世里。世里,譯者謂之耶律”。
耶律羽之不僅是耶律阿保機的堂兄弟,也是他的重要幕僚,遼國開國功臣之一。史料記載:“耶律羽之,乳名兀里,字寅底哂。少年時豪放爽直,卓異不凡,成年后酷愛讀書,通曉諸部語言。太祖規(guī)劃營治天下的初期,羽之經(jīng)常參與軍事謀劃。”后來,耶律羽之成為東丹國(亦稱東遼)的實際統(tǒng)治者,“(遼太宗)天顯二年(927年),丁亥歲,遷升左相。及總統(tǒng)百撰,庶績咸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