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3月13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報道 跑贏時間,翔實的流調數(shù)據(jù)和實驗室研究能為決策提供重要依據(jù);跑贏時間,各項防控措施能為更多人的健康提供保護;跑贏時間,更多的一線醫(yī)護人員和群眾就能減少病毒感染的風險。
抵達湖北開展工作以來,26位駐扎在湖北宜昌、襄陽防控小分隊的福建疾控衛(wèi)士(含2位省衛(wèi)生計生監(jiān)督所工作人員),堅守在火線。他們完成核酸檢測樣本超2萬份;對37家公共場所開展消毒指導,指導培訓人員120余人次;采集近300份標本開展消毒效果評價;共梳理流調報告900余份;發(fā)現(xiàn)新增密切接觸者近700人……
沖破重重阻礙 完成回顧性調查
對已確診的病例做回顧性調查,會遇到怎樣的困難?
患者配合度更低,對過去的事有更多遺忘。
2月19日,湖北宜昌市西陵區(qū)。福建省對口支援湖北宜昌支援隊疾控組隊員戴志松、林本翔、黃海齡組成的流調小隊再次來到確診患者劉阿婆面前。
不久前,劉阿婆的丈夫因新冠肺炎過世。同患病的劉阿婆身心受到雙重打擊,情緒不穩(wěn)定,對流調工作很不配合。
彼時,西陵區(qū)的確診病例數(shù)占據(jù)宜昌市確診病例數(shù)的40%,如果流調人員不能對此前確診的病例做進一步追蹤溯源,就會遺留傳染源和漏掉密切接觸者,當?shù)氐姆揽毓ぷ饕矔永щy。
隊員們決定一邊安撫劉阿婆,一邊從外圍突破。
幾經(jīng)周折,大家終于聯(lián)系上劉阿婆的女兒。“我爸才過世,這個時候讓我媽去回憶他們的生活細節(jié),這不是在揭她的傷疤嗎?”一開始,劉阿婆的女兒不理解,也不配合。
“我們耐心地反復溝通,讓她明白對父母行蹤的調查,能幫助我們確保周邊很多人的健康安全。最終,得到她的配合,對劉阿婆完成了這份流調報告。”戴志松說。
不僅要有十足耐心,還要有更高效的方法。
為了提升流調工作效率,隊員們通過“畫時間軸”梳理患者活動軌跡?;颊呷ミ^哪些地方,見過哪些人,他們通過不同的時間節(jié)點提醒,盡量幫助患者回憶缺失的環(huán)節(jié)。
據(jù)了解,2月19日,福建援宜疾控組在宜昌市疾控中心召開了簡短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溝通交流會后,流調人員便分組下沉到宜昌11個縣市區(qū),以屬地為主,指導工作人員開展流調工作。
隊員歐光忠在處理一起無癥狀感染者的聚集性病例的流調工作時,發(fā)生車禍,導致他右腿外側肌肉軟組織挫傷??伤麤]吱聲,忍著疼痛完成流調后,當天下午又趕到指揮部匯報工作。恢復期間,他始終不肯請假休息。
就這樣,短短一周內(nèi),隊員們頂著巨大壓力,重新梳理了895份流調報告。
“我們會堅守到戰(zhàn)勝疫情的那一刻。”領隊賴善榕說。
就地改造實驗室 檢測標本破萬份
除了駐宜昌防控小分隊,3月5日被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三部門授予“全國衛(wèi)生健康系統(tǒng)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的,還有疾控系統(tǒng)駐襄陽防控小分隊。
這支隊伍中,有4位來自福建的疾控人員。
他們是1月31日我省派出的第一批應急檢測隊,支援湖北襄陽公共檢驗檢測中心開展核酸檢測。
“一開始,襄陽市公共檢驗檢測中心不具備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的條件。我們進駐襄陽的第二天,就到檢測中心對一個新的生物安全2級實驗室進行生物安全評估,調試儀器設備,對參與實驗人員進行檢驗操作和生物安全相關培訓。”省疾控中心主管技師李東說,僅用36小時,他們就完成了對該實驗室的改造,很快就在該中心開展首批新冠病毒標本的核酸檢測。
實驗室不足10平方米,擺滿各種儀器。隊員們穿戴防護服、護目鏡,裹得嚴嚴實實,雖然天氣寒冷,卻常悶出一身汗。每次工作起來要五六個小時,其間,他們不能喝水,不能上洗手間。
為了安全,所有的標本必須在生物安全柜里打開,隊員們逐一核對送檢單,進行分類編號,再震蕩標本,使病毒充分釋放在保護液中,然后提取核酸。當?shù)貤l件有限,檢測標本類型多樣,檢測的難度不小,一旦病毒泄漏,還可能產(chǎn)生氣溶膠傳播。但是,李東和同事們沒退縮。
從最早疑似病例的確診檢測,到密切接觸者的核酸篩查,再到普通一線防疫人員的核酸篩查,每天檢測的標本數(shù)從14份、64份、198份、274份、380份、800份……檢測量持續(xù)遞增,最多的時候,隊員們一天檢測量達1200多份。3月8日,檢測新冠病毒標本破萬!加上支援宜昌的實驗室檢測組也累計完成的10338份,福建疾控人員在湖北完成的檢測樣本超2萬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