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討會現(xiàn)場。林銀山攝
12月20日,在“四下基層”的發(fā)源地—福建寧德霞浦縣,信訪工作理論與實踐暨“四下基層”研討會緊鑼密鼓召開。就在此次研討會的前一天,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再次專題研究了“四下基層”相關工作制度。
福建持續(xù)推進“四下基層”制度化、常態(tài)化,大大推動了新時代信訪事業(yè)發(fā)展。
此次研討會進一步學習研究“四下基層”核心要義,深入探討“四下基層”本質要求,積極探索、深入弘揚新時代“四下基層”優(yōu)良傳統(tǒng),推動深化信訪工作理論研究與實踐創(chuàng)新。研討會由信訪工作理論與實踐研究院主辦。該研究院是福建省信訪局與福建江夏學院合作共建,旨在打造一個立足新時代、面向新時代、服務新時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訪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社會治理理論與實踐研究方面具有更高水平的新型智庫。
“四下基層”見成效
領導干部“信訪接待下基層、現(xiàn)場辦公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下基層”(即“四下基層”),是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大力倡導的工作方法、工作制度。
1988年12月20日,首次“地、縣領導接待群眾來訪日”活動在寧德霞浦縣舉辦,推動形成“四下基層”工作機制。30多年來,福建省委省政府認真弘揚和創(chuàng)新傳承“四下基層”優(yōu)良傳統(tǒng),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積極創(chuàng)新實踐,賦予新時代“四下基層”新的內涵,不斷取得新的成效,有力推動了全省信訪工作開展。

福建省政府副省長、省信訪工作聯(lián)席會議召集人田湘利講話。林銀山攝
研討會上,福建省政府副省長、省信訪工作聯(lián)席會議召集人田湘利細數(shù)了“四下基層”諸多的“創(chuàng)新”與“成效”。
他說,2012年以來,福建相繼出臺《關于推進領導干部“四下基層”工作的意見》《省級領導“四下基層”工作制度》和《關于進一步完善領導干部接待群眾來訪制度的意見》,全面建立每月15日和每個星期一“領導接待日”制度,把“接訪日”作為“聯(lián)系日”“連心日”和“實事日”;推行“一線工作法”,各級領導干部帶頭掛鉤包片掛點和下基層調研、現(xiàn)場辦公,每年組織機關干部“進百村、入千企、訪萬戶”,每3年選派一批干部駐村蹲點,建立16萬個聯(lián)系點、幾十萬本民情臺賬;參加接待群眾來訪活動的各級領導干部累計20.6萬多人次,接訪群眾12.1萬批31.4萬人次,協(xié)調處理信訪事項8.5萬件。
今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按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全面開展“找差距、抓落實、解難題、化積案”行動,實行“百位主官抓信訪、百日攻堅化積案、百個部門大接訪”。“一大批群眾的合力合法訴求得到妥善解決,一大批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意見建議得到有效辦理,一大批基層和群眾的矛盾糾紛得到及時有效化解,一大批多年的信訪積案得到圓滿解決。”田湘利說。
在國家信訪局正局級督查專員、研究室主任牟海松看來,30多年來,“四下基層”這一創(chuàng)舉在福建各地廣泛踐行,成為廣大干部的普遍共識和自覺行動,從一地的實踐變成全省的實踐,并輻射到全國,彰顯了巨大影響力和強大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