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逐漸長大,防火是關鍵,李鋒巡護查看。
2018年,李鋒家的40畝山地被列入“福州林”二期用地,退耕還林后,可獲得5年4.8萬元的退耕補貼,他還當上了生態(tài)護林員,一年收入7200元左右,跟他家住在一起的弟弟也不再干農活,專心外出打工。
林宇說,未來,計劃利用“福州林”中套種的經濟作物、經濟林果樹等,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合作社(公司)+農戶”等多種模式,推動當?shù)仞B(yǎng)蜂、菌草、林果經濟等向規(guī)?;?、規(guī)范化、品牌化方向發(fā)展,助推更多貧困戶增收脫貧。
十年治荒,山河披綠,未來可期。
“福州林”,作為東西協(xié)作生態(tài)扶貧的嘗試,不僅綠了南山,也給黃土地帶來了治荒經驗,這是種下了一片“有福之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