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5月22日訊 據東南網報道,記者今日從省氣象部門獲悉,副熱帶高壓依然強大,且范圍略有擴張,今天福建大部分縣市最高氣溫仍可達35℃以上,中南部地區(qū)部分可達36-37℃。 據了解,福建省今年首個高溫日較常年提前了一個月,從本月15日至21日全省更是連續(xù)7日發(fā)布“橙色高溫預警信號”。面對居高不下的氣溫,不少網友心生憂慮“今年會是個‘酷暑年’嗎?” “造成今年高溫天氣提前一個月的主要原因是今年雨季降水偏少,冷空氣南下影響較弱,副熱帶高壓在5月中旬由弱轉強。”福建省氣象局首席專家楊林高工指出,常年5、6月份福建雨季天氣以多降水過程為主,但今年降水偏少,這與去年10月進入拉尼娜狀態(tài)有著密切關系。在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處于冷水狀態(tài)下,東亞地區(qū)以經向環(huán)流為主導,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位置就會偏北,來自西北太平洋地區(qū)向內陸輸送的水汽就較弱。沒有了充足的水汽,冷暖氣流在福建省上空交匯的概率就較小,不易產生大范圍的持續(xù)性強降水,因此就出現(xiàn)了近期持續(xù)溫高雨少的天氣。 那么,今年會是個“酷暑年”嗎?楊林分析表示,福建夏季主要以臺風和高溫天氣為主,今年夏季會出現(xiàn)階段性和局地性高溫熱浪,但由于受到拉尼娜事件的影響,今年登陸或影響福建的臺風個數將偏多,所以高溫天氣的持續(xù)性不會太長,出現(xiàn)“酷暑年”的可能性不大。 | 
臺海網5月21日訊 據新華網報道 近日,一段福州永泰走失老人與兒子重逢的短視頻在網絡上廣為傳播。得益于警務大數據的使用,在福建泉州救助站,尋母心切的王大明,終于與走失三年的母親葉秀夜重逢。 17日上午,泉州救助站上演了暖心的一幕。王大明一大早就從外地趕到泉州救助站,看到久違的母親那一刻,39歲的他像個孩子一樣抱住瘦弱的母親嚎啕大哭,嘴里不停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