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
群眾可借助快遞領回居住證
本報訊 (記者 程午鵬 通訊員 廈公宣)昨日,記者從市公安局了解到,根據市公安局人口管理處通報的情況,截至6月30日,廈門已成功辦理80.4萬張居住證,其中還有20.4萬張居住證“滯留”在派出所。為此,從7月1日開始,市公安局聯合市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推出一項便民新舉措——群眾從線上線下申請的居住證,都可以請EMS特快專遞將居住證送上門。
據悉,群眾用電腦登錄“i廈門”主頁,點擊“居住證網上辦理系統-快遞到家”,系統會跳出選擇窗口,詢問“您的居住證是否通過i廈門”申請。如果群眾不是通過“i廈門”申請的居住證,選擇“否,其他途徑辦理”后,會跳出一個二維碼,用手機掃碼,填入收件人姓名、地址、受理號等信息提交。如果是通過“i廈門”的網頁或者微信端申請的居住證,則要登錄“i廈門”賬號,系統將自動填入姓名、地址、身份證號等信息。完成上述選擇并填寫相關信息后,EMS快遞將把居住證送到填寫的地址處,微信端的操作與電腦端類似。
需要提醒的是,除了線上申請的之外,在各派出所戶籍窗口申請的居住證也能掃二維碼,享受這一快遞服務。該服務中一份EMS快遞只能郵寄一本居住證。該服務采用收件人付費方式,快遞員送上門后再收取費用,廈門本地價格為每份快遞10元,省內每份12元,省外每份20元,即使群眾不在廈門,也能收到居住證。
此外,該項服務只針對已完成制證、還未領取的居住證,尚在申請、審核中的居住證不能使用該項服務。由于各派出所中已“滯留”了大量已辦好的居住證,該服務開通前期還需要群眾耐心等待。
市公安局人口管理處民警提醒大家,符合省公安廳居住證申領過渡性政策條件的,已經預約但尚未辦理的群眾,請務必于9月30日前辦理完畢。
全國范圍內
身份證可異地受理
本報訊 (記者 程午鵬 通訊員 廈公宣)昨日,記者從市公安局了解到,7月1日起,廈門各派出所的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業(yè)務范圍擴大到全國。
據介紹,從去年8月份開始,市公安局根據福建省公安廳的相關部署,將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的范圍不斷擴大。目前,全國各省市的居民身份證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三項業(yè)務都可以在廈門各派出所戶籍窗口辦理。
不過,警方提醒大家,不受理兩種人員的異地申請:相貌特征發(fā)生較大變化,且居民身份證未登記指紋信息難以確認身份的人員;有不良信用記錄的人員,包括偽造、變造、買賣、冒領、騙領、冒用居民戶口簿、身份證、護照、駕駛證和買賣、使用假證的人員,以及國家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推送的不良信用記錄人員。
通過微信
體驗快速開發(fā)票
本報訊 (記者 林露虹)用微信內置的小程序“發(fā)票小助手”,可體驗快速開發(fā)票。日前,微信團隊來廈舉辦微信“高效收銀臺”解決方案發(fā)布會,幫助各行業(yè)的商家“改造”收銀臺,提升開票效率。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規(guī)定,從7月1日起,不管是開普通發(fā)票還是專用發(fā)票,只要發(fā)票抬頭是公司名稱,都必須填寫企業(yè)稅號,這讓傳統的手動開票流程更加復雜。據介紹,借助微信內置的小程序“發(fā)票小助手”,可以提前保存企業(yè)稅號等信息,要開發(fā)票時,掃一下商家的二維碼,就可以實現幾秒鐘的極速開發(fā)票,市民還可以用電子發(fā)票的形式儲存在微信里面。
據悉,用戶點擊微信“發(fā)現”中的“小程序”,搜索“發(fā)票小助手”即可進行操作。
全國
>>惠民
對殘疾預防機構
政府將提供支持
今日,《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次以法規(guī)形式明確了國家、社會、公民在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工作中的責任。
條例強調,殘疾預防工作應當覆蓋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對全社會共同參與殘疾預防工作作出要求,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組織有關部門、殘疾人聯合會等對遺傳、疾病、藥物、事故等主要致殘因素實施動態(tài)監(jiān)測,針對主要致殘因素實施重點預防,對致殘風險較高的地區(qū)、人群、行業(yè)、單位實施優(yōu)先干預;具有高度致殘風險的用人單位應當對職工進行殘疾預防相關知識培訓,并采取防護措施;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應當保證未成年人及時接受政府免費提供的疾病和殘疾篩查,努力使有出生缺陷或者致殘性疾病的未成年人及時接受治療和康復服務等。
條例強化了對0歲-6歲殘疾兒童、城鄉(xiāng)貧困殘疾人、重度殘疾人等特殊殘疾群體的保障力度,特別指出“國家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逐步實現0歲-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免費得到手術、輔助器具配置和康復訓練等服務”。同時,明確規(guī)定了政府要對從事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服務的機構給予資金、物資方面的支持等。
本報記者 衛(wèi)琳
辦普通護照少收40元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日前宣布,7月1日起,包括公民出入境證件費在內的多項行政事業(yè)性收費將有所降低。其中,普通護照收費標準,將由目前的每本200元降為每本160元,港澳通行證收費標準,將由每證100元降為每證80元,機動車行駛證工本費標準,由每本15元降為每本10元。
據測算,此次降低各項行政事業(yè)性收費標準,預計共可減輕企業(yè)和社會負擔26億元。
據新華網報道
增值稅稅率減至三檔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fā)布《關于簡并增值稅稅率有關政策的通知》,要求自7月1日起,簡并增值稅稅率結構,取消13%的增值稅稅率。這意味著,原有的4檔稅率將減為17%、11%、6%等3檔,涉及農產品、糧食、蔬菜、自來水、暖氣、天然氣、食用植物油,以及食用鹽、圖書報紙雜志等多個行業(yè)。
據中國網報道
>>便民
車輛牌號實現終身制
公安部交管局出臺的便民措施規(guī)定:7月1日起,車主的汽車牌號可允許終身使用。
車輛報廢車主可向車管所申請繼續(xù)使用原車牌號,但需要注意的是,申請時限為6個月。為了防止有人惡意買賣或變相買賣車牌號,規(guī)定車主擁有原車牌號滿3年的方可申請繼續(xù)使用。
此外,根據商務部《汽車銷售管理辦法》,7月1日起,汽車銷售將實現“三多模式”,即供應商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進行銷售,經銷商可以同時經營多個品牌產品、為多個品牌汽車提供售后服務,消費者可以從多種渠道購買汽車、享受服務。
據中國網報道
兩項新規(guī)規(guī)范投資
根據證監(jiān)會《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7月1日起,證券期貨的投資者分類、產品分級、適當性匹配等將有標準可循,投資者可在指導下購買與風險承受力相當的產品。
與辦法配套的《證券經營機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實施指引(試行)》也從7月1日起實施,券商需對普通投資者進行風險評估。
據人民日報報道
手機預裝軟件
須可卸載
根據工信部《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和分發(fā)管理暫行規(guī)定》,7月1日起,生產企業(yè)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確保除基本功能軟件外的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可卸載;未經明示且用戶同意,不得有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開啟應用軟件、捆綁推廣其他應用軟件等行為。
據人民日報報道
新規(guī)速覽
低保標準
再提高
城鄉(xiāng)低保標準原則按當年最低工資標準的42%確定。
異地受理
身份證
全國各省市的居民身份證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三項業(yè)務都可以在廈門各派出所戶籍窗口辦理。
領居住證
更方便
從線上線下申請的居住證,都可以用EMS送上門,一份EMS快遞只能郵寄一本居住證,該服務采用收件人付費方式。
多項收費
將降低
普通護照收費標準,將由每本200元降為每本160元,港澳通行證收費標準將由每證100元降為每證80元,機動車行駛證工本費標準將由每本15元降為每本10元。
買車不用
去4S店
汽車銷售實現“三多模式”,消費者可以從多種渠道購買汽車、享受服務。

